过庐山下(并引)
[宋代]:苏轼
予过庐山下,云物腾涌,默有祷焉。
未午,众峰凛然,故作是诗。
乱云欲霾山,势与飘风南。
群隮相应和,勇往争骖驔。
可怜荟蔚中,时出紫翠岚。
雁没失东岭,龙腾见西龛。
一时供坐笑,百态变立谈。
暴雨破坱圠,清飙扫浑酣。
廓然归何处,陋矣安足戡。
亭亭紫霄峰,窈窈白石庵。
五老数松雪,双溪落天潭。
虽云默祷应,顾有移文惭。
予過廬山下,雲物騰湧,默有禱焉。
未午,衆峰凜然,故作是詩。
亂雲欲霾山,勢與飄風南。
群隮相應和,勇往争骖驔。
可憐荟蔚中,時出紫翠岚。
雁沒失東嶺,龍騰見西龛。
一時供坐笑,百态變立談。
暴雨破坱圠,清飙掃渾酣。
廓然歸何處,陋矣安足戡。
亭亭紫霄峰,窈窈白石庵。
五老數松雪,雙溪落天潭。
雖雲默禱應,顧有移文慚。
唐代·苏轼的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共有诗(2851篇)
宋代:
释昙贲
浓将红粉傅了面,满把真珠盖却头。不识佳人真面目,空教人唱小凉州。
濃将紅粉傅了面,滿把真珠蓋卻頭。不識佳人真面目,空教人唱小涼州。
明代:
朱多
客访遗基岁月华,仙人何处弄烟霞。
山中甲子无春夏,四月才开二月花。
客訪遺基歲月華,仙人何處弄煙霞。
山中甲子無春夏,四月才開二月花。
宋代:
释绍昙
美如西子离金阙,娇似杨妃倚玉楼。
犹把琵琶半遮面,不令人见转风流。
美如西子離金阙,嬌似楊妃倚玉樓。
猶把琵琶半遮面,不令人見轉風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