蹊径
词语解释
蹊径[ xī jìng ]
⒈ 路径;办法。
例筑蹊径。——《晏子春秋》
将原先王,本仁义,则礼正其经纬蹊径也。——《荀子·劝学》
只好另辟蹊径。
英path; way;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蹊逕”。
⒉ 指小路。
引《吕氏春秋·孟冬》:“备边境,完要塞,谨关梁,塞蹊径。”
汉 王粲 《从军》诗之五:“城郭生榛棘,蹊径无所由。”
晋 张载 《七哀》诗之一:“蒙蘢荆棘生,蹊逕登童竖。”
南朝 齐 谢朓 《和徐都曹》:“桃李成蹊逕,桑榆荫道周。”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牛至半途不循蹊径,负女渡岭驀涧,直入乱山。”
赵光荣 《里湖纪游》诗:“蜿蜒入杳渺,蹊径从何寻?”
⒊ 门径;路子。
引《荀子·劝学》:“将原先王,本仁义,则礼正其经纬蹊径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知音》:“独有此律,不谬蹊径。”
明 唐顺之 《卓小仙草书歌》:“虽然奔放不可覊,笔墨蹊径未尽遣。”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五:“又人学书……情景妙合,风格自上,不为古役,不堕蹊逕者,最也。”
清 王韬 《瓮牖馀谈·西儒实学》:“大闢畴人之蹊逕。”
叶圣陶 《倪焕之》十四:“对于这样另辟蹊径的教育宗旨与方法,自己确有坚强的信念。”
国语辞典
蹊径[ xī jìng ]
⒈ 小路。
引《晏子春秋·内篇·杂上》:「昔者婴之治阿也,筑蹊径,急门闾之政。」
《晋书·卷八八·孝友传·庾衮传》:「杜蹊径,修壁坞。」
近门路
⒉ 比喻治学、做事的方法。
引《荀子·劝学》:「将原先王,本仁义,则礼正其经纬蹊径也。」
最近近义词查询:
同族的近义词(tóng zú)
体会的近义词(tǐ huì)
不法的近义词(bù fǎ)
注册的近义词(zhù cè)
流行的近义词(liú xíng)
必需的近义词(bì xū)
代价的近义词(dài jià)
姿色的近义词(zī sè)
新鲜的近义词(xīn xiān)
玩物的近义词(wán wù)
谋取的近义词(móu qǔ)
麻木的近义词(má mù)
药品的近义词(yào pǐn)
中间的近义词(zhōng jiān)
分开的近义词(fēn kāi)
飞行的近义词(fēi xíng)
中途的近义词(zhōng tú)
背景的近义词(bèi jǐng)
挺进的近义词(tǐng jìn)
超越的近义词(chāo yuè)
好处的近义词(hǎo chù)
鬼鬼祟祟的近义词(guǐ guǐ suì suì)
厉害的近义词(lì hài)
随手的近义词(suí shǒu)
动手的近义词(dòng shǒu)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