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动
词语解释
举动[ jǔ dòng ]
⒈ 举止。
英comportment;
⒉ 行动。
例举动自专由。——《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轻率的举动。
英act; movement;
引证解释
⒈ 举止;行动。
引《后汉书·牟融传》:“﹝ 牟融 ﹞代 伏恭 为司空,举动方重,甚得大臣节。”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
《旧唐书·魏徵传》:“帝大笑曰:‘人言 魏徵 举动疏慢,我但觉嫵媚。’”
⒉ 特指重大的政治行动。
引《北史·贾彝传》:“时朝廷举动及大事不决,每遣尚书、 高平公 李敷 就第访决。”
⒊ 措置;措施。
引《韩非子·解老》:“夫弃道理而妄举动者,虽上有天子诸侯之势尊,而下有 猗顿、陶朱、卜祝 之富,犹失其民人而亡其财资也。”
《朱子语类》卷七十:“只为举动不顺了,致得民不服。”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六回:“自从改了票盐之后,盐场的举动大变了。”
⒋ 发作。
引《儒林外史》第二六回:“他自己也添了个痰水疾,不时举动,动不动就要咳嗽半夜。”
⒌ 指演奏音乐。
引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驾登宝津楼诸军呈百戏》:“及上竿、打筋斗之类讫,乐部举动,琴家弄令。”
⒍ 犹言动不动。表示很容易发生某种行动。
引汉 阮瑀 《驾出北郭门行》:“亲母舍我殁,后母憎孤儿。飢寒无衣食,举动鞭捶施。”
国语辞典
举动[ jǔ dòng ]
⒈ 行为或动作。
引《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郃所破。」
《儒林外史·第三七回》:「因见这般举动,心里敬他。」
近行动 行为 手脚 作为
最近近义词查询:
价钱的近义词(jià qián)
光明正大的近义词(guāng míng zhèng dà)
无数的近义词(wú shù)
清晰的近义词(qīng xī)
减弱的近义词(jiǎn ruò)
瞠目结舌的近义词(chēng mù jié shé)
反映的近义词(fǎn yìng)
微乎其微的近义词(wēi hū qí wēi)
不只的近义词(bù zhǐ)
回头的近义词(huí tóu)
自命不凡的近义词(zì mìng bù fán)
训导的近义词(xùn dǎo)
流动的近义词(liú dòng)
目的的近义词(mù dì)
消磨的近义词(xiāo mó)
技艺的近义词(jì yì)
除去的近义词(chú qù)
梦想的近义词(mèng xiǎng)
充沛的近义词(chōng pèi)
立刻的近义词(lì kè)
残酷的近义词(cán kù)
航海的近义词(háng hǎi)
干燥的近义词(gān zào)
辅助的近义词(fǔ zhù)
步兵的近义词(bù bīng)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