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

衣裳

拼音yī shang
注音一 ˙ㄕㄤ
词性名词

港台衣服 衣著

词语解释

衣裳[ yī shang ]

⒈  衣服的通称。

身上衣裳。——唐·白居易《卖炭翁》
与衣裳。——唐·柳宗元《童区寄传》
泪满衣裳。——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振衣裳。——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clothing;

引证解释

⒈  古时衣指上衣,裳指下裙。后亦泛指衣服。

《诗·齐风·东方未明》:“东方未明,颠倒衣裳。”
毛 传:“上曰衣,下曰裳。”
《陈书·沉众传》:“其自奉养甚薄,每於朝会之中,衣裳破裂,或躬提冠屨。”
明 田艺蘅 《留青日札·妇衣》:“妇人之服不殊,谓衣裳,上下同色也。今惟 越 人服青为然。”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她不肯涂红抹粉,也不愿穿鲜艳的衣裳。”

⒉  后因以借指圣贤的君主。

《易·繫辞下》:“黄帝、尧、舜 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
汉 焦赣 《易林·坤之讼》:“天之德室,温仁受福,衣裳所在,凶恶不起。”

⒊  代称达官贵人或儒雅之士。

《后汉书·崔駰传》:“方斯之际,处士山积,学者川流,衣裳被宇,冠盖云浮。”
《南史·任昉传》:“於是冠盖辐凑,衣裳云合,輜軿击轊,坐客恒满。”
清 朱焘 《北窗呓语》:“衣裳之位置济济可观。”

⒋  借指中国。参见“中国”。

汉 扬雄 《法言·孝至》:“朱厓 之絶, 捐之 之力也,否则介鳞易我衣裳。”
《后汉书·杨终传》:“故 孝元 弃 珠崖 之郡, 光武 絶 西域 之国,不以介鳞易我衣裳。”
李贤 注:“衣裳,谓中国也。”

国语辞典

衣裳[ yī shang ]

⒈  古时上衣称衣,下裙称裳,故衣服合称为「衣裳」。

《诗经·唐风·山有枢》:「子有衣裳,弗曳弗娄。」
《红楼梦·第三五回》:「妹妹如今也该添补些衣裳了。要什么颜色花样,告诉我。」

衣服 衣著

英语clothes

德语Dressing (S)​, Garderobe, Kleider (S)​

法语vêtements, habits

分字解释

※ "衣裳"的意思解释、衣裳是什么意思由汇易记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面前,是一大片草地。小草已经枯黄了,可当中却盛开着不少野花。亭亭玉立,阿拉多姿,一大群穿着花花绿绿衣裳的少男少女,围在一起,欢乐的唱呀,跳呀。当中升起袅袅。

2.那一男一女是正途修炼者,他们一边走来一边将视线不断扫视在断云身上简陋不堪的粗麻衣裳,和手中低劣品质的生铜刀。

3.她那双手,不是给永远干不完的家务弄得又粗又硬,就是为了洗衣裳,给弄得又红又肿,那双手粗糙得像开裂的蛇皮似的。

4.小喜鹊衔来树枝造房子,小松鼠找来松果当粮食,小青蛙在加紧挖洞,准备舒舒服服的睡大觉。松柏穿上厚厚的、油亮亮的衣裳,杨树、柳树的叶子飘到树妈妈的脚下。

5.已经是深秋了,森林里一望无际的林木都光秃秃,老树阴郁地站着,让褐色的苔类植物掩住身上的皱纹。无情的秋天剥了它们美丽的衣裳,它们只好枯萎地站在那里。

6.蝴蝶披着彩色绚丽的衣裳,盘旋飞舞在花园之中。

7.燕子有黑衣裳、白肚皮、剪刀似的尾巴、尖尖的小嘴巴、小小的眼睛,特别可爱!我从课外书得知,燕子能报春,能吃害虫,是农作物的好朋友。

8.啊,祖国妈妈!千万条河川是您飘散的头发,绵延的山脉是您绿色的血脉,洞庭湖的水是您那明亮的眼睛,青藏高原是您硬朗的脊梁,北京是您跳动的心脏,桂林山水是您头上的翡翠,梅树、牡丹点缀的大地是您身上的衣裳。

9.忽然,天边的一丝云彩遮住了太阳的一部分,仿佛给它披上了一件随风飘逸的披风。但是它似乎不要,努力挣脱掉身上那件‘碍手碍脚’的衣裳。

10.5月份的时候,小青松的枝条抽出嫩黄色的枝叶,一眼望去,像给小青松穿上了一件亮丽夺目的新衣裳,引得那些小虫和小鸟们都前来问侯。小虫“嗡嗡”,小鸟“叽叽”,为我家的阳台增添了许多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