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àng

上都

拼音shàng dū
注音ㄕㄤˋ ㄉㄨ

词语解释

上都[ shàng dōu ]

⒈  古代对京都的通称。

⒉  古对陪都(下都)而言,称首都为上都。(1)北齐以晋阳为下都,故称邺(今河北临漳西南)为上都。《太平御览》卷一五五引《晋书》:“北齐高洋以邺为上都,晋阳为下都。”(2)唐肃宗宝应元年建东、南、西、北四陪都,因称首都长安为上都。《新唐书·地理志一》:“上都,初曰京城,天宝元年曰西京……肃宗元年曰上都。”

⒊  元初于滦河北岸建开平府,世祖中统五年(1264)加号上都,岁常巡幸,终元一代与大都并称两都。故址在今内蒙古多伦西北上都河北岸。

⒋  指天宫。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对京都的通称。

《文选·班固<西都赋>》:“寔用西迁,作我上都。”
张铣 注:“上都,西京也。”
此指 西汉 京都 长安。明 何景明 《七述》之三:“乃有上都贵人,戚里公子,迎晨而出,及暮乃止。”

⒉  古对陪都(下都)而言,称首都为上都。(1) 北齐 以 晋阳 为 下都,故称 邺 (今 河北 临漳 西南)为 上都。

《太平御览》卷一五五引《晋书》:“北齐 高洋 以 鄴 为 上都,晋阳 为 下都。”
(2) 唐肃宗 宝应 元年建东、南、西、北四陪都,因称首都 长安 为 上都。《新唐书·地理志一》:“上都,初曰 京城,天宝 元年曰 西京 …… 肃宗 元年曰 上都。”

⒊  元 初于 滦河 北岸建 开平府,世祖 中统 五年(1264)加号 上都,岁常巡幸,终 元 一代与 大都 并称两都。故址在今 内蒙古 多伦 西北 上都河 北岸。

《元典章·诏令·建国都诏》:“中统 五年八月日钦奉圣旨中书省奏:开平府 闕庭所在,加号 上都,外 燕京 修营宫室,分立省部,四方会同,乞亦正名事。准奏。”

⒋  指天宫。

《后汉书·张衡传》:“羡上都之赫戏兮,何迷故而不忘?”
李贤 注:“上都,谓天上也。”

国语辞典

上都[ shàng dū ]

⒈  首都。

《文选·班固·西都赋》:「寔用西迁,作我上都。」
《文选·张衡·思玄赋》:「羡上都之赫戏兮,何迷故而不忘。」

⒉  地名:(1)​ 今陕西省长安县,唐代宗时称为「上都」。(2)​ 元世祖即位开平府,改号「上都」,在今察哈尔多伦县东南。

英语Shangdu, also known as Xanadu, summer capital of the Yuan Dynasty (1279-1368)​

法语Xanadu (Titan)​

分字解释

※ "上都"的意思解释、上都是什么意思由汇易记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六一儿童节是儿童的盛宴。在儿童节里,我们欢庆着属于自己的时光。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六一儿童节,每一位同学的脸上都挂着欣喜、快乐的笑容。我们来到学校的大礼堂,准备参加六一儿童节歌咏大赛,和其他班的同学来个PK比赛!

2.屋里阳光充足,并有华贵的摆设,窗上都摆着镶嵌钻石的各式钟表。每间屋里都有一张华丽的床,床上的被褥叠得整整齐齐;桌子上还有一只白色的蜡烛,蜡烛上刻着一条张牙舞爪的龙。屋内都是按以前的原样摆设的。

3.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春节。每到春节,人们喜贴春联,敲锣打鼓,张灯结彩,辞旧迎新的活动热闹非凡。这时是小孩子们最高兴的时候,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节日的喜悦。

4.白玉兰花的绽放是那么的不显山不露水,纯粹得连叶都多余,在那秃枝上,洁白的花萼,圣洁的精灵,高雅地绽开亭亭玉立,袅袅身姿,风韵独特,每一个花瓣上都凝着一层淡淡的从容。

5.在络绎不绝的自流人群之中,难免泥沙俱下、清浊杂陈,有各种各样的渣滓混迹其中,各种不法之徒在移入地为非做歹,作奸犯科,这在中外人口迁移史上都是屡见不鲜的。

6.婚姻的麻烦在于,每个女人在本质上都是一位母亲,而每个男人在本质上都是一个单身汉。

7.老狮子王曾经告诉辛巴,每一颗星星上都有一位死去的王,他们都在天上看着你;小王子说他的星球上有一朵玫瑰,他爱那朵花.

8.世界上真是有很多人没有安全感,而且想来人应该大抵上都是这样的。只是我不明白为什么人们都要把这些所谓的安全感托付在一些身外之物上,比如房子或者在银行的存款。这地球是如此不可靠地悬在宇宙之中,地震、战争、经济崩溃等等会随时把我们的身外之物夺走。所以我不明白为什么这些随时都要失去的东西能带给人安全感。

9.北极熊的前爪十分宽大,在游泳的时候宛如双桨,并掌握着前进的方向,而四只爪垫上都长有粗硬的毛发,不仅有助于保暖,还可方便它们在冰面上行走。

10.所有的车,都有一个相同点,就是车上都被簇新的被褥铺上,被褥下面是暄腾的干草,还用树枝和炕席搭了一个临时的车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