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暄
词语解释
寒暄[ hán xuān ]
⒈ 问寒问暖。今多泛指宾主见面时谈天气冷暖之类的应酬话(暄:温暖)
例地气反寒暄,天时倒杀生。——白居易《桐花》
英exchange of conventional greetings;
引证解释
⒈ 冷暖。
引汉 荀悦 《申鉴·俗嫌》:“故喜怒哀乐,思虑必得其中,所以养神也;寒暄虚盈,消息必得其中,所以养体也。”
明 刘基 《初夏即景》诗:“前日大热释我裘,昨日一雨凉如秋。寒暄倐忽反覆手,冰炭着躰何由瘳。”
⒉ 犹冬夏。指岁月。
引南朝 陈 徐陵 《为贞阳侯答王太尉书》:“自皇家祸乱,亟积寒暄,九州万国之人、蟠木流沙之地,莫不行号卧泣,想望休平。”
唐 李商隐 《为贺拔员外上李相公启》:“葭灰檀火,屡变于寒暄。”
《旧唐书·张濬传》:“经歷寒暄,耗费百万。”
明 李东阳 《重游西涯次韵方石》:“流水平堤柳绕垣,重来又隔几寒暄。”
⒊ 谓问候起居寒暖。
引《汉武帝内传》:“﹝ 王母 ﹞下车登牀,帝跪拜,问寒暄毕,立。因呼帝共坐。”
唐 裴铏 《传奇·裴航》:“后更不復见,但使 裊烟 达寒暄而已。”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狐谐》:“忽有数人来,狐从容与语,备极寒暄。”
郭小川 《西出阳关》诗:“不用介绍呀,不用寒暄,听见呼吸声就知道你过去在哪团。”
国语辞典
寒暄[ hán xuān ]
⒈ 见面时彼此问候起居或泛谈气候寒暖之类的应酬话。也作「寒温」、「暄凉」。
引《儒林外史·第一〇回》:「彼此谦让坐下,寒暄已毕,摆上两席酒来。」
《文明小史·第三六回》:「钦差同他们寒暄一番,就提起学生的事来,恳他们二位设法。」
英语to exchange conventional greetings, to talk about the weather
德语Höflichkeitsfloskeln
法语échanger des politesses d'usage, parler de la pluie et du beau temps
分字解释
造句
1.两位将军,时间紧迫,不多作寒暄,张上校会将作战任务交予你二人,望两位精诚合作,亟盼捷报。
2.路飞一行人被城门口的士兵带到一个客栈,与老板寒暄了几句,这里是专门安排参赛人员的春风客栈,四周的陈设,无一点不流露出辉煌、大气。
3.就在秦澈与胡柔儿两姨侄正准备寒暄一番时,大祭司突然说出了一句,让胡柔儿不禁色变的话来。
4.人生搭台,朋友唱戏,友情做媒,爱情来伴,亲人关心,生人寒暄,民生大计,融入其间,生活如何,钞票来断,追名逐利,情何以堪,奋进向上,才是吾愿,只要敢想,就能实现。
5.大自然能够让人了解我们内在的心灵,它静谧而美丽它带给我们崇高的理念不论是邪恶的言辞、偏见、自私自利者的鄙视、毫无善意的寒暄以及日常生活的人情淡薄都不能战胜我们,也不能剥夺我们这个愉快的信念;眼中所见的自然充满神的恩赐。
6.幸福有时候往往就是一个微笑,一句寒暄,一句关心,一声牵挂,一份真诚。幸福是需要感受的,不要把幸福看得过于复杂,幸福其实很简单。
7.在寒暄问候时温柔有礼的廖小姐,只要一谈起商业马上眼里出现了将门之后的杀伐果断,管理团队的魄力和严格也让人感觉气场十足。
8.我和朋友寒暄了几句就走了。
9.宋鲁和宋师道深知宋缺性喜清静,寒暄完毕,二人互望一眼,一阵晕糊的退出舱去。
10.有的人毗邻数年十数年,互相不知姓啥名谁,从来不打一声招呼,没有一句寒暄,行同陌路。
相关词语
- hán shí sàn寒食散
- hán shí寒食
- hán yī寒衣
- hán guāng寒光
- hán dōng寒冬
- zhōng hán中寒
- yī hán rú cǐ一寒如此
- hán shí寒拾
- chōng hán冲寒
- hán què寒鹊
- suì hán sān yǒu岁寒三友
- fáng hán防寒
- hán yū寒淤
- suì hán sōng bǎi岁寒松柏
- cè hán侧寒
- dòng hán冻寒
- zì tóng hán chán自同寒蝉
- hán qiū寒秋
- xuān xīn暄新
- hán chán寒蝉
- guǎng hán广寒
- hán lì zǐ寒栗子
- shǔ lái hán wǎng暑来寒往
- bó hán薄寒
- dōng hán冬寒
- wéi hán违寒
- hán quán gāng寒泉冈
- xuān jì暄霁
- dǎng hán挡寒
- hán yán寒岩
- hán diàn寒殿
- wèn hán wèn nuǎn问寒问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