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fǎn dòng pài
注音ㄈㄢˇ ㄉㄨㄥˋ ㄆㄞˋ
繁体反動派
词性名词
⒈ 反对进步、正义和革命事业的派别集团。
英reactionaries;
⒈ 反对进步,反对革命事业的集团或分子。
引季羡林 《西谛先生》:“他主编了一个争取民主的刊物,推动民主运动。反动派把他看做眼中钉,据说是列入了黑名单。”
《文汇月刊》1981年第5期:“丁声树 同志是从旧社会走过来的,是从爱国主义走向共产主义的优秀知识分子代表。他和横眉怒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手枪的 闻一多,和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也不领 美国 的‘救济粮’的 朱自清 一样,是一个有骨气的、爱国的、表现了民族的英雄气概的知识分子。”
1., 翠平泪流满面,说已经服毒牺牲了,并且埋怨余则成不该禁止她带上毒药,以至于让她被反动派抓了活口,而且有可能连累到他。
2.在那白色恐怖的年代,尽管反动派凶狠残暴,但也难以把革命者斩尽杀绝。
3.这样的诗,反动派看了会不寒而栗,革命人民看了会斗志昂扬,其社会意义是不可低估的。
4.这样的诗,反动派看了会不寒而栗,革命人民看了会斗志昂扬,其社会意义是不可低估的。
5.人民饱尝了动乱的苦,渴望生活安宁,但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反动派总是要兴妖作怪。
6.在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下,真是民不聊生,苦不堪言。
7.但是,蒋介石反动派却不顾民族危亡,枪口对内,一心反共,对日本帝国主义卑躬屈膝,把大好河山拱手相送。
8.反动派烧杀抢掠后,真是寸草不留,连绵几百里成了名副其实的无人区。
9.人民饱尝了动乱的苦,渴望生活安宁,但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反动派总是要兴妖作怪。
10.人民饱尝了动乱的苦,渴望生活安宁,但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反动派总是要兴妖作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