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拔

拼音bù bá
注音ㄅㄨˋ ㄅㄚˊ

词语解释

不拔[ bù bá ]

⒈  不可拔除,不可动摇。形容牢固。未能攻克。

引证解释

⒈  不可拔除,不可动摇。形容牢固。

《老子》:“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
《汉书·扬雄传下》:“娄敬 委輅脱輓,掉三寸之舌,建不拔之策,举中国徙之 长安,适也。”
颜师古 注:“不拔,谓其坚固不拔也。”
清 王韬 《瓮牖馀谈·宁国丁生小传》:“非有过人之才,坚忍不拔之志,安能若是耶?”
聂绀弩 《论<封神榜>》:“尽管这样,《封神榜》却作为大众读物之一,在 中国 旧社会里,占着它确乎不拔的支配地位。”

⒉  未能攻克。

《战国策·西周策》:“楚 卒不拔 雍氏 而去。”
《史记·秦本纪》:“齕 攻 邯郸,不拔,去。”

国语辞典

不拔[ bù bá ]

⒈  坚固不能动摇。

《文选·曹冏·六代论》:「岂非深根固蔕,不拔之道乎?」
《三国演义·第三〇回》:「今若攻操营而不拔,琼等见获,吾属皆被擒矣。」

分字解释

※ "不拔"的意思解释、不拔是什么意思由汇易记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说好听的这叫坚韧不拔,说难听的这叫死不回头。

2.滴水穿石,不是因其力量,而是因其坚韧不拔、锲而不舍。

3.坚韧不拔是一种品质,是一种意志,是一种精神,是一种中国人民走向世界的骄傲。

4.在这个严寒的冬季,百花脱下了美丽的外衣,而只有那面对寒风萧瑟的还依然坚韧挺立在那里。梅,给人一种积极奋取的精神寄托。古诗有云“墙角数枝梅,凌寒独立开”一句中,正写出梅花那种坚韧不拔的精神。

5.坚韧不拔是水滴锲而不舍,凿穿磐石;坚韧不拔是青松扎根岩石,四季苍翠;坚韧不拔是梅花迎风傲雪,凌寒飘香。

6.不管在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

7., 也许你只是一株稚嫩的幼苗,然而只要坚忍不拔。终会成为参天大树;也许你只是一条涓涓小溪,然而只要锲而不舍,终会拥抱大海;也许你只是一只雏鹰,然而只要心存高远,跌几个跟头,终会翱翔蓝天。

8.他因为坚韧不拔而赢得了一枚奖章,并且结识了不少朋友。坚韧不拔造句。

9.古之立年夜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固不拔之志。

10.我们说的愚公精神,就是坚韧不拔、埋头苦干、锲而不舍、知难而进,不达目的决不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