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书
词语解释
古书[ gǔ shū ]
⒈ 古代的著作。
英grey record; ancient books;
引证解释
⒈ 指古文尚书。
引《汉书·王莽传上》:“徵天下通一艺教授十一人以上,及有逸《礼》、古《书》……史篇文字,通知其意者,皆诣公车。”
⒉ 泛称传世的古籍。
引晋 葛洪 《抱朴子·钧世》:“然古书者虽多,未必尽美。”
宋 曾巩 《<列女传目录>序》:“自 唐 之乱,古书之在者少矣。”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桌上有一盆佛手……两三本古书。”
亦专指经史之外的古代著作。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述类例》:“书作於经史间,而非经史可附者,概曰古书。”
⒊ 指隶书以前的古代字体。
引唐 张怀瓘 《书断上·八分》:“既言古书,岂得称隶。”
⒋ 指古人手书。
引元 虞集 《题吾子行小篆卷后》:“丹书所载,器亡文存,所尤可思者,古书之不可復见也。”
国语辞典
古书[ gǔ shū ]
⒈ 古代的典籍或著作。
引《三国演义·第三九回》:「琦有一古书,请先生一观。」
反新书
分字解释
造句
1.这样,阅读古书时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菲薄古书者,惟读过古书者最有力,这是的确的。因为他洞知弊病,能"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3.一百十四、古书序跋是古典文献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进行学术研究的基础,序跋可鉴定版本、辨别真伪、反映学术兴衰。
4.菲薄古书者,惟读过古书者最有力,这是的确的。因为他洞知弊病,能"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5.为古书作注要尊重原意,万万不可借题发挥,郢书燕说,妄事穿凿。
6.时光叮当地撞在古老的黑色城墙上,在霉青色的石板上散成一地琉璃,消逝;只留下萤火般微弱的光芒,透出一小块记忆的页脚,迅速庞大成一个缤纷的回忆殿堂,像是古书上的咒语,源远流长。
7.为古书作注要尊重原意,万万不可借题发挥,郢书燕说,妄事穿凿。
8.辑佚古书,辨别真伪及对当代文献的保留三个方面。
9.她还给我借书看,知道我喜欢看古代书籍,有一次她问我为什么对古书感兴趣,我开玩笑地说:“中华五千帝王路,饱览古今少一人。
10.这样,阅读古书时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相关词语
- jiǎng gàn dào shū蒋干盗书
 - pò tǐ shū破体书
 - hòu hàn shū后汉书
 - gǔ xiāng duàn古香缎
 - gǔ lǐ jiǎ古里甲
 - hàn shū汉书
 - wǔ sè shū五色书
 - gǔ sè gǔ xiāng古色古香
 - gǔ jīn xiǎo shuō古今小说
 - gǔ fāng古方
 - děng shēn shū等身书
 - shū jì书记
 - shǒu shū手书
 - jiào kē shū教科书
 - jiāo shū教书
 - lóng cǎo shū龙草书
 - shòu shū受书
 - lǐ gǔ理古
 - bā tǐ shū八体书
 - shū fáng书房
 - shí nián shū十年书
 - ā tǔ gǔ阿土古
 - shū kù书库
 - gǔ lǐ gǔ guài古里古怪
 - yí shū遗书
 - tú shū图书
 - jué mìng shū绝命书
 - shū mù书目
 - gǔ wù古物
 - shū fǎ书法
 - zhǐ cǎo shū纸草书
 - cǎo shū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