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与

拼音bù yǔ
注音ㄅㄨˋ ㄩˇ

繁体不與

词语解释

不与[ bù yǔ ]

⒈  不赞成。

仁陷于愚,固君子之所不与也。——明·马中锡《中山狼传》

do not grant;

国语辞典

不与[ bù yǔ ]

⒈  不给。

《文选·卢谌·览古诗》:「与之将见卖,不与恐致患。」
《三国演义·第六回》:「衮州太守刘岱,问东郡太守乔瑁借粮。瑁推辞不与,岱引军突入瑁营,杀死乔瑁,尽降其众。」

⒉  不和、不相与。

《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至如夏后,两龙载驱,璿台之上,穆满八骏,如舞瑶水之阴。亦有飨云,固不与万民共也。」

分字解释

※ "不与"的意思解释、不与是什么意思由汇易记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他从小就安分守己,不与外人争斗。

2.好花不与殢香人,浪粼粼。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玉钿何处寻?木兰双桨梦中云,小横陈,却向孤山山下觅盈盈,翠禽啼一春。

3.梅从不与百花争夺明艳的春天,也从不炫耀自己的美丽。它有着一副傲骨,也从不骄傲自大。每当清晨,一股别具神韵、清逸幽雅的清香就会飘来,那怒放中的梅花,开得那么艳丽。股股清香,沁人心脾。

4.李贽并不是要人闭目塞听,不与外人接触,而是抨击当时虚伪的世风和俗儒陋儒对经书中的道理执定成局,食而不化,甚至以之文过饰非,以之为卑鄙龌龊行径的借口的丑恶现象。

5.南北朝时期,孝宽担任延州总管。韦琼到延州去拜访他,回去时,孝宽把他的马及辔勒要送给韦琼。韦琼笑着说:“昔人不弃遗簪坠屦者,恶与之同出,不与同归。吾之操行,虽有不逮前烈,然舍旧录新,亦非吾志也。”。

6.如果不自强不息,那么就不能把握命运;如果不与时俱进,那么就不能跟上时代;如果不改革开放,那么就不能强国富民;如果不艰苦奋斗,那么就不能成就伟业。

7.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晏几道

8.转念又想,他们也是普通百姓,和父母一样,和万万千千的普通人一样,为求家人平平安安,宁愿抱残守缺,也不与他们针锋相对。

9.人类在肉体方面的确与禽兽相近;如果人类在精神方面再不与神相类似,那么,人就是一种卑污下贱的动物了。

10.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虽天地覆坠,亦将不与之遗;审乎无假而不与物迁,命物之化而守其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