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
词语解释
感遇[ gǎn yù ]
⒈ 对他人的知遇表示感激。
例且先帝谬顾,情同布衣,既今恩重命轻,遂感遇忘身。——《晋书·庾亮传》
英grateful for good treatment;
⒉ 对自己命运的感慨。
英sigh forth one's sufferings;
⒊ 对所遇事物的感慨。
英sigh with emotion;
引证解释
⒈ 感激知遇。
引晋 庾亮 《上疏乞骸骨》:“且先帝谬顾,情同布衣,既今恩重命轻,遂感遇忘身。”
《旧五代史·唐书·明帝纪六》:“琪,梁 之故相,私怀感遇,叙 彦威 在 梁 歷任,不欲言伪 梁 故也。”
明 皇甫汸 《奉答子安兄》诗:“感遇兴长謡,来章缅幽契。”
⒉ 对所遇事物的感慨。
引唐 白居易 《与元九书》:“又有事物牵於外,情理动於内,随感遇而形於叹咏者一百首,谓之‘感伤诗’。”
⒊ 感应遇合。
引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林塘 知其异人,因问以神仙感遇之事。”
国语辞典
感遇[ gǎn yù ]
⒈ 感念知遇的恩惠。
引《晋书·卷七三·庾亮传》:「既今恩重命轻,遂感遇忘身。」
《旧五代史·卷四〇·唐书·明宗本纪》:「琪,梁之故相,私怀感遇,叙彦威在梁历任,不欲言伪梁故也。」
⒉ 感慨。
引唐·张九龄〈感遇〉诗一二首之一一:「至精无感遇,悲惋填心胸。」
唐·白居易〈与元九书〉:「又有事务牵于外,情性动于内,随感遇而形于叹咏者一百首,谓之感伤诗。」
英语gratitude for good treatment, to sigh, to lament
分字解释
造句
1.一百十三、感遇咏怀诗体现了风骚传统及建安风骨,表现出诗人的高尚情操和政治抱负,对扭转齐梁以来的浮艳文风,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感遇忘身:感遇,感激恩遇;忘身,愿舍身相报。旧时士大夫向皇帝谢恩,表示忠心的套话。
相关词语
- gǎn dòng感动
 - gǎn lì感励
 - gǎn tóng shēn shòu感同身受
 - tóng gǎn同感
 - líng gǎn灵感
 - chén yí fàn gǎn陈遗饭感
 - gǎn dàng感荡
 - gǎn dào感到
 - dòng gǎn动感
 - gǎn huà感化
 - gǎn fèn感奋
 - zhèng yì gǎn正义感
 - lù yù路遇
 - gǎn rǎn感染
 - zāo yù遭遇
 - gǎn xiè感谢
 - gǎn jī感激
 - zhì gǎn质感
 - měi gǎn美感
 - gǎn qíng感情
 - xìng gǎn性感
 - gǎn jué感觉
 - zhōng qū yì gǎn忠驱义感
 - qíng gǎn情感
 - gǎn guāng感光
 - jī yù机遇
 - gǎn zhì感致
 - tǒng gǎn统感
 - yáo gǎn遥感
 - ròu gǎn肉感
 - yù chán遇谗
 - yù qiǎn遇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