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ī

一支

拼音yī zhī
注音一 ㄓ
词性数量词

词语解释

一支[ yī zhī ]

⒈  犹一条。常指河流或山脉的支派。各种学派、流派或宗族的支派,亦名一支。一肢。支,肢。

引证解释

⒈  犹一条。常指河流或山脉的支派。

唐 李端 《送郑宥入蜀迎觐》诗:“剑门 千转尽, 巴水 一支长。”
《朱子语类》卷二:“或问天下之山,西北最高?曰:然。自 关中 一支生下 函谷,以至 嵩山,东尽 泰山,此是一支;又自 皤冢 汉水 之北,生下一支,至 扬州 而尽; 江 南诸山,则又自 岷山 分一支以尽乎两 浙、闽、广。”

⒉  各种学派、流派或宗族的支派,亦名一支。

⒊  一肢。支,肢。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每折一支,辞色愈厉,竟断四体而卒。”

分字解释

※ "一支"的意思解释、一支是什么意思由汇易记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真理就是火炬,同时也是一支巨大的火把。因此我们都想眯着眼睛走过去,甚至担心会被烫伤。歌德

2.那姑娘披一头漂亮的卷发,一双眸子似两池秋水,苗条身材,亭亭玉立,活像一支刚刚出水的箭秆荷花。

3.沙漠里的脚印很快就消逝了。一支支奋进歌却在跋涉者的心中长久激荡。山路不象坦途那样匍匐在人们足下。

4.秋天来临,树叶纷纷落下,但那翠绿的竹子还是那样的绿,它在秋风中发出沙沙的响声,像一支美丽的乐曲。松树结出了松果,一个个挂在树上,张望着那碧绿的池塘。池塘在秋风下,发出“哗哗”的流水声。

5.的白洋淀人民拿起了打野鸭子、打大雁的火枪和大抬杆(大型土枪),驾驶着枪排子(打水禽的一种小船)和渔船,组成了一支水上游击队———白洋淀雁翎队。

6.老爷爷是个十足地道的老农民:光头黑皮肤;身上穿着城里难得看见的土布对襟褂,裤管像水桶一样大;腰间斜插一支吊着红布烟袋的旱烟管,稍一走动,布烟袋就晃来晃去,十分惹人注目。

7.听一支美好的歌曲,读一首好诗,听一次激发前进的演讲,就可能把火燃得更旺。

8.蜡烛是什么?蜡烛是人们生活中的一颗小沙粒,蜡烛是一种平凡而伟大的力量。蜡烛在黑暗的时候燃起,在光明的时候熄灭,似乎太微不足道了。可是,我要为无私的蜡烛唱一支赞歌。

9.一支粉笔,两袖灰尘,百般教诲,万般用心。您用毕生的心血换来了我们的成就,却熬白了自己的头发。教师节,愿您勿太操劳,身体健康。

10.没有玉石碑廊蟠龙立柱,没有烟云缭绕仙雾蒙蒙,只有左松右竹两片青翠树林相夹的一条土石小路,抬眼望凭空挽着一支桂花,花团锦簇中漂浮着“折月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