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肉行尸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行尸:会走动的尸体。比喻不动脑筋,不起作用,糊里糊涂过日子的人。
出处清·华伟生《开国奇冤·谋擢》:“尽热衷瞒神吓鬼,扮花面走肉行尸。”
例子郭沫若《论节奏》:“在寻常人看来,甚么东西都是死的,连活着的东西都是死的,因为他自己只是一个走肉行尸。”
基础信息
拼音zǒu ròu xíng shī
注音ㄗㄡˇ ㄖㄡˋ ㄒ一ㄥˊ ㄕ
繁体走肉行屍
感情走肉行尸是贬义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没有思想的人。
近义词行尸走肉、行尸走骨、走骨行尸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混淆是非(意思解释)
- 披肝沥胆(意思解释)
- 节用裕民(意思解释)
- 艺高人胆大(意思解释)
- 自我批评(意思解释)
- 算无遗策(意思解释)
- 和风细雨(意思解释)
- 当机立断(意思解释)
- 惊心动魄(意思解释)
- 沤沫槿艳(意思解释)
- 安眉带眼(意思解释)
- 救经引足(意思解释)
- 语重心长(意思解释)
- 鱼死网破(意思解释)
- 目不斜视(意思解释)
- 饭囊酒瓮(意思解释)
- 阳春白雪(意思解释)
- 马牛其风(意思解释)
- 面有难色(意思解释)
- 风情月意(意思解释)
- 东施效颦(意思解释)
- 亡命之徒(意思解释)
- 古往今来(意思解释)
- 唇枪舌剑(意思解释)
- 子继父业(意思解释)
- 从天而降(意思解释)
- 无影无踪(意思解释)
-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意思解释)
- 奋起直追(意思解释)
- 风风雨雨(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俯拾即是 | 俯:低头;弯腰;即:就。一弯腰就可捡得;到处都是。形容为数很多;极容易得到。 |
火树银花 | 火树:火红的树;指树上挂满灯彩;银花:银白色的花。指灯光闪亮;绚丽灿烂。 |
靡所底止 | 谓没有止境。 |
刻骨铭心 | 刻:刻划;铭:在金属上刻写。刻在骨头上;铭刻在心灵中。形容感受深刻或感激之至。 |
尾生之信 | 尾生:古代传说中坚守信约的人,他为守约而甘心淹死。比喻只知道守约,而不懂得权衡利害关系。 |
归十归一 | 谓有条有理。 |
敲诈勒索 | 依仗权势或抓住别人的把柄;采取威胁手段索取钱财。 |
永垂不朽 | 朽:磨灭。指光辉的事迹或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下去;永远不会磨灭。” |
目不斜视 | 眼睛不往旁边看。形容目光庄重;神情严肃。 |
常年累月 | 长年累月,形容经过的时间很长。 |
本末倒置 | 本:树根;比喻事物的根本;末:树梢;比喻事物的枝节;置:放置。形容把主要的和次要的;重要的和不重要的;本质的和非本质的弄颠倒了。 |
半夜三更 | 三更:旧时一夜分为五更;半夜子时为三更;即夜十一点至凌晨一点。 |
黄耳传书 | 黄耳:犬名;书:书信。黄犬为主人往返传书。后比喻传递家信。 |
斗水活鳞 | 语本《庄子·外物》:“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后因以“斗水活鳞”比喻得到微薄的资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 |
定国安邦 | 邦:国家。治理和保卫国家,使国家安定稳固。 |
摧身碎首 | 即粉身碎骨。 |
目无全牛 | 比喻技艺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界。 |
立竿见影 | 立起竿子马上就可以见到竿的影子。比喻立见功效。 |
无稽之谈 | 稽:音机;查考;谈:话语;传言。没有根据的说法。 |
横七竖八 | 有的横着;有的竖着。形容杂乱无章;没有条理。 |
卑鄙龌龊 | 龌龊:肮脏。品行恶劣下流。 |
黄钟毁弃 | 毁:毁坏;弃:抛弃;黄钟:古乐器;音调最为洪亮。黄钟被毁坏被抛弃。比喻贤才得不到重用。 |
拨乱济危 | 平定乱世,救济危难。亦作“拨乱济时”。 |
忘乎所以 | 形容由于激动而忘了应有的态度;作出不适宜的举动。乎:古汉语虚词;无词汇意义;所以:指原来应有的态度或行为。 |
河山之德 | 《诗·墉风·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陆德明释文:“《韩诗》云:德之美貌”。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如山凝然而重,如河渊然而深,皆以状德容之美”。后以《河山之德》形容妇人德容之美。 |
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 | 谚语。原比喻平时不往来,遇有急难才去恳求。后多指平时没有准备,临时慌忙应付。 |
跃跃欲试 | 跃跃:急于要动的样子。心情急切地想试一试。形容对某事情非常有兴致;急切想试试。 |
一目十行 | 看书时同时可以看十行。形容看书非常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