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诚高节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至:最。最忠诚,最高尚的节操。形容人品高尚。
出处《魏书·儒林传·徐遵明传》:“至诚高节,堙没无闻,朝野人士,相与嗟悼。”
基础信息
拼音zhì chéng gāo jié
注音ㄓˋ ㄔㄥˊ ㄍㄠ ㄐ一ㄝˊ
繁体至誠高節
感情至诚高节是褒义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人的品格。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早出晚归(意思解释)
- 旁敲侧击(意思解释)
- 来去无踪(意思解释)
- 冷若冰霜(意思解释)
- 死要面子(意思解释)
- 暮史朝经(意思解释)
- 旁征博引(意思解释)
- 推三阻四(意思解释)
- 一干二净(意思解释)
- 云天雾地(意思解释)
- 触目皆是(意思解释)
- 路无拾遗(意思解释)
- 救经引足(意思解释)
- 隳肝沥胆(意思解释)
- 倦鸟知还(意思解释)
- 敷衍了事(意思解释)
- 俭以养德(意思解释)
- 专心一志(意思解释)
-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意思解释)
- 龙争虎斗(意思解释)
- 羽旄之美(意思解释)
- 奇货可居(意思解释)
- 文治武功(意思解释)
- 一鼓作气(意思解释)
- 共为唇齿(意思解释)
- 闲情逸趣(意思解释)
- 鲜血淋漓(意思解释)
- 稳如泰山(意思解释)
- 欺人自欺(意思解释)
- 念兹在兹(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及时应令 | 与季节时令相适应。 |
| 痛定思痛 | 悲痛的心情平静下来以后;回想遭受痛苦的情景;让人震撼;也让人警醒。形容所受痛苦的沉重;含有警醒的意思。痛:悲痛;哀苦;定:平静。 |
| 如履薄冰 | 好像踩着薄薄的冰。比喻在危险的境地而提心吊胆。 |
| 一拥而上 | 形容周围的人同时向一个目标猛挤过去。 |
| 压岁钱 | 过阴历年时长辈给小孩儿的钱。 |
| 苦思冥想 | 绞尽脑汁,深沉地思索。 |
| 遗形藏志 | 超脱形骸,舍弃心性,进入忘我的精神境界。 |
| 安安静静 | 指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 |
| 同室操戈 | 自家人动刀枪。泛指内部相争。操:拿;戈:古代的一种兵器。 |
| 饥肠辘辘 | 饥肠:饥饿的肚子;辘辘:象声词;车轮滚动的声音。肚子饿得咕咕直响;形容十分饥饿。 |
| 冠绝一时 | 冠绝:遥遥领先,位居第一。形容在某一时期内超出同辈,首屈一指。 |
| 藏形匿影 | 藏、匿:隐藏。隐藏形迹,不露真相。 |
| 飞檐走壁 | 旧小说中形容有武艺的人身体轻捷,能够跳上房檐,越过墙壁。 |
| 表里如一 | 表:外表;里:内心。外表和内心一个样。外表与内部一致。形容人的言论、行动和思想完全一致。 |
| 徇私舞弊 | 为了个人利益或照顾私人关系而弄虚作假;做不合法规的事。徇:依从;舞弊:用欺骗的方法做违反法规的事。 |
| 公才公望 | 才:才识;望:名望。才识名望可称公辅的地位。 |
| 兄弟阋墙,外御其侮 | 阋:争吵;墙:门屏;御:抵御。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一致对外。 |
| 半夜三更 | 三更:旧时一夜分为五更;半夜子时为三更;即夜十一点至凌晨一点。 |
| 冲锋陷阵 | 陷阵:攻破;深入敌阵。冲向敌人的防线;攻破敌人的阵地。形容作战英勇。 |
| 道山学海 | 道、学:学问。学识比天高比海深。形容学识渊博。 |
| 不可磨灭 | 磨灭:指痕迹、印象、功绩、事实、道理等;经过相当长的时间逐渐消失。形容永远不会消失。 |
| 龙驭上宾 | 亦作“龙御上宾”。《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后因用“龙驭上宾”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意为乘龙升天,为天帝之宾。 |
| 羊质虎皮 | 质:本性。羊虽然披上虎皮,还是见到草就喜欢,碰到豺狼就怕得发抖,它的本性没有变。比喻外表装作强大而实际上很胆小。 |
| 唇枪舌剑 | 嘴唇像枪;舌头像剑。形容能言善辩;言词犀利;针锋相对。也作“舌剑唇枪。” |
| 身败名裂 | 地位丧失;名声败坏。现在也形容干了坏事;遭到彻底失败。 |
| 春寒料峭 | 料峭:形容初春的微寒。形容早春微带寒意;刺入肌骨。也作“料峭轻寒”、“料峭春寒”。 |
| 形影相随 | 像人或物体与其影子那样总是在一起。形容关系密切;永不分离。 |
| 雷大雨小 | 比喻说得多,做得少,声势很大,实效很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