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钺一方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杖钺:手持黄色大斧,表示威力。比喻掌握兵权或镇守一方。
出处《尚书·牧哲》:“王左仗黄钺,右秉白旄以麾。”
例子《晋书·张轨传》:“今稚逆命,擅杀张辅,明公杖钺一方,宜惩不恪。”
基础信息
拼音zhàng yuè yī fāng
注音ㄓㄤˋ ㄩㄝˋ 一 ㄈㄤ
感情杖钺一方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引鬼上门(意思解释)
- 背腹受敌(意思解释)
- 易子而教(意思解释)
- 严刑峻法(意思解释)
- 劳民伤财(意思解释)
- 宁为鸡口,不为牛后(意思解释)
- 鼻青脸肿(意思解释)
-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意思解释)
- 列风淫雨(意思解释)
- 成竹在胸(意思解释)
- 指天誓日(意思解释)
- 救经引足(意思解释)
- 视死如归(意思解释)
- 光前启后(意思解释)
- 常年累月(意思解释)
- 祖传秘方(意思解释)
- 狭路相逢(意思解释)
- 大开方便之门(意思解释)
- 风急浪高(意思解释)
- 融会贯通(意思解释)
- 通俗易懂(意思解释)
- 子继父业(意思解释)
- 足衣足食(意思解释)
- 时运亨通(意思解释)
- 了如指掌(意思解释)
- 千真万确(意思解释)
- 平生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意思解释)
- 繁荣富强(意思解释)
- 昏聩无能(意思解释)
- 拼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身无分文 | 形容非常贫穷。 |
攀龙附凤 | 附:接触、依附。比喻巴结或投靠有权势声望的人。 |
大名鼎鼎 | 鼎鼎:声威盛大的样子。 |
乌合之众 | 合:聚合;众;许多人。比喻临时杂凑的、毫无组织纪律的一群人。 |
陈言务去 | 陈旧的言辞一定要去掉。指写作时务必要去掉陈旧的言辞。 |
和风细雨 | 温和的风和细小的雨。本指自然现象;现多指用和缓的态度和方式处理问题。 |
主忧臣劳 | 忧:忧患。君主有了忧患,臣下就要为他效力。 |
反老还童 | 反:回。由衰老恢复青春。形容老年人充满了活力。 |
万里长城 | 指我国长城。也比喻国家所依赖的大将。现也比喻人民的军队。 |
百无一是 | 是:对的;正确的。一点正确的地方也没有。 |
一寸光阴一寸金 | 一寸光阴:指日影移动一寸;形容很短的时间。形容时间的宝贵。 |
火烛银花 | 犹火树银花。形容张灯结彩或大放焰火的灿烂夜景。 |
俭以养德 | 节俭有助于养成质朴勤劳的德操。 |
徇私舞弊 | 为了个人利益或照顾私人关系而弄虚作假;做不合法规的事。徇:依从;舞弊:用欺骗的方法做违反法规的事。 |
讨价还价 | 卖主要价高;买主给价低;双方要反复争议。现比喻在进行谈判时反复争议;或接受任务时讲条件。 |
比众不同 | 与大家相比,大不一样。 |
峨峨洋洋 | 本用以形容音乐高亢奔放。后亦用以形容欢乐之态。语本《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锺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锺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
将夺固与 | 要想得到,必先给予。固,同“姑”。 |
安身立命 | 安身:有容身之所;立命:精神上安定。指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 |
绵里藏针 | 绵絮里边藏着针。比喻外表温柔;内心尖刻厉害;也比喻柔中有刚。 |
通时合变 | 同“通权达变”。 |
爱毛反裘 | 古时穿皮毛衣服,毛的一面向外。比喻不重视根本,轻重倒置。 |
故态复萌 | 老样子又重新恢复。指原来的旧习气和老毛病又重犯了。 |
今古奇观 | 奇观:奇异的景象。指古今奇怪而少见的事。 |
半新不旧 | 半:二分之一。指不新不旧。 |
面授机宜 | 面:当面;授:教;传授;机宜:适应时机的对策、办法。当面教给应采取的机密的对策或措施。 |
横拖倒扯 | 犹横拖倒拽。 |
致知格物 | 致知:获得知识;格物:推究事理。获得知识,推究事物的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