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先利后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责:责任,利益。尽义务在众人之前,分享利益在众人之后。
出处唐·韩愈《送穷文》:“面丑心妍,利居众后,责在人先。”
基础信息
拼音zé xiān lì hòu
注音ㄗㄜˊ ㄒ一ㄢ ㄌ一ˋ ㄏㄡˋ
感情责先利后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近义词先人后己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圆颅方趾(意思解释)
- 解铃还须系铃人(意思解释)
- 因材施教(意思解释)
- 不可胜举(意思解释)
- 疚心疾首(意思解释)
- 合浦珠还(意思解释)
- 取长补短(意思解释)
- 死要面子(意思解释)
- 翻箱倒柜(意思解释)
- 箪瓢屡空(意思解释)
- 起兵动众(意思解释)
- 栋梁之材(意思解释)
- 鬼瞰其室(意思解释)
- 倒悬之危(意思解释)
- 毁于一旦(意思解释)
- 暴取豪夺(意思解释)
- 兴高采烈(意思解释)
- 念兹在兹(意思解释)
- 金口木舌(意思解释)
- 热气腾腾(意思解释)
- 断章截句(意思解释)
- 一刹那(意思解释)
- 前赴后继(意思解释)
- 霜露之悲(意思解释)
- 似曾相识(意思解释)
- 鞭辟入里(意思解释)
- 色厉内荏(意思解释)
- 走过场(意思解释)
- 师严道尊(意思解释)
- 面授机宜(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一丝不苟 | 苟:苟且。丝毫也不马虎。形容办事极为认真。 |
万众一心 | 千万人一条心。形容齐心协力团结一致。 |
趁火打劫 | 趁:利用;乘机;劫:抢劫。趁人家失火的时候去抢人家的东西。比喻趁别人处在危难时刻从中捞一把或趁机害人。也作“乘火打劫”。 |
望尘莫及 | 望见前面骑马的人走过扬起的尘土而不能赶上。比喻远远落在后面。尘:尘土;莫:不;及:赶上。 |
慌里慌张 | 指焦急不安或精神慌乱。 |
今来古往 | 犹古往今来。 |
朝令夕改 | 早上发的命令;晚上就改变。形容政令多改;使人民无所适从。 |
苦口之药 | 苦口:口味苦。有疗效的药往往味苦难吃。比喻尖锐的批评,听起来觉得不舒服,但对改正错误很有好处。 |
唯物主义 | 认为世界就其本质来说是物质的,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意识是物质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的哲学观点。 |
惹事生非 | 招惹是非,引起争端。 |
直捣黄龙 | 直接捣毁敌人的巢穴。捣:捣毁;黄龙:黄龙府;金人腹地。现泛指敌人腹地。 |
扶摇直上 | 扶摇:迅猛盘旋而上的旋风。乘着大旋风之势一直上升。比喻事物迅速地直线上升。有时也比喻官职提升得很快。 |
己溺己饥 | 亦作“己饥己溺”。语出《孟子·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后因以“己溺己饥”或“己饥己溺”谓视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因此解除他们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 |
进锐退速 | 锐:迅速。急于求进者往往后退也快。 |
作贼心虚 | 虚:怕。指做了坏事怕人知道,心里老是不安。 |
公才公望 | 才:才识;望:名望。才识名望可称公辅的地位。 |
兄弟阋墙,外御其侮 | 阋:争吵;墙:门屏;御:抵御。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一致对外。 |
死对头 | 指难以和解的仇敌。 |
心旷神怡 | 心境开阔;精神愉快。旷:空阔;怡:愉快。 |
将伯之呼 | 指求人帮助。 |
雷霆万钧 | 雷霆:暴雷;霹雳;钧:古代的重量单位;一钧合15公斤。形容威力极大;不可阻挡。 |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 |
峨峨洋洋 | 本用以形容音乐高亢奔放。后亦用以形容欢乐之态。语本《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锺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锺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
白首之心 | 老年时的壮志。 |
打情卖笑 | 打情骂俏,指男女调情。 |
聪明反被聪明误 | 自以为聪明反而被聪明耽误或妨害了。 |
鲜血淋漓 | 淋漓:不停往下滴落的样子。形容鲜血流淌不止。 |
信口开河 | 随口乱说一气。指说话没有根据;不可靠。信口:随口;开河:指说话时嘴唇张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