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方季方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东汉陈实有子陈纪字符方、陈谌字季方,两人皆以才德见称于世。元方之子长文与季方之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问于陈寔,寔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意谓两人难分高下。事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后称兄弟皆贤为难兄难弟或元方季方。
出处东汉陈寔有子陈纪字元方、陈谌字季方,两人皆以才德见称于世。元方之子长文与季方之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问于陈寔,寔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事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
例子有元方季方之长幼,传学诗学礼之门风。唐·杨炯《唐上骑都尉高君神道碑》
基础信息
拼音yuán fāng jì fāng
注音ㄩㄢˊ ㄈㄤ ㄐ一ˋ ㄈㄤ
感情元方季方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难兄难弟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首身分离(意思解释)
- 蠢蠢欲动(意思解释)
- 蝶粉蜂黄(意思解释)
- 源源不断(意思解释)
- 抛砖引玉(意思解释)
- 纷乱如麻(意思解释)
- 孝子贤孙(意思解释)
- 定国安邦(意思解释)
- 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意思解释)
- 有求必应(意思解释)
- 人面狗心(意思解释)
- 快人快语(意思解释)
- 充耳不闻(意思解释)
- 不问青红皂白(意思解释)
- 华不再扬(意思解释)
- 面如土色(意思解释)
- 惊心悼胆(意思解释)
- 经国之才(意思解释)
- 弥留之际(意思解释)
- 振聋发聩(意思解释)
- 书不释手(意思解释)
- 死胡同(意思解释)
- 比翼鸟(意思解释)
- 双管齐下(意思解释)
- 处安思危(意思解释)
- 熬更守夜(意思解释)
- 踵事增华(意思解释)
- 秋高气爽(意思解释)
- 得天独厚(意思解释)
- 一刀切(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斩钉截铁 | 斩:砍断;截:切断。砍断钉子切断铁。比喻做事;说话坚决果断。 |
狼号鬼哭 | 形容哭声凄惨。 |
来去无踪 | 踪:脚印。来时去时都看不见踪影。形容出没极为迅速或隐秘。 |
故家乔木 | ①谓世家的人才、器物必定出众。②喻指乡贤。 |
香草美人 | 旧时诗文中用以象征忠君爱国的思想。 |
咄咄逼人 | ①气势汹汹;盛气凌人;言语或神态中有一种威胁逼人的气势。咄咄:表示惊奇的声音。②形容本领赶上或超过别人;令人惊诧。 |
万无一失 | 指绝对不会出差错。万:形容很多;失:差错。 |
十羊九牧 | 十头羊倒用九个人放牧。比喻官多民少,赋税剥削很重。也比喻使令不一,无所适从。 |
大张旗鼓 | 大规模地摇旗擂鼓(张:展开;铺排;旗鼓:古代作战时传达军令的用具)。原形容作成的规模和声势大;现泛指做事规模和声势很大。 |
连珠炮 | 连续的火炮。比喻说话很快。 |
妻儿老少 | 见“妻儿老小”。 |
半夜三更 | 三更:旧时一夜分为五更;半夜子时为三更;即夜十一点至凌晨一点。 |
流里流气 | 举止轻浮,品行不端。 |
摧身碎首 | 即粉身碎骨。 |
恐后争先 | 指害怕落后,追求上进。 |
似是而非 | 是:对;正确;非:不对;错误。好像是对的;实际上不对。指表面上相似;实际上不一样。 |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 将:统率,指挥。比喻越多越好。 |
充耳不闻 | 充:塞住;闻:听。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听别人的意见或劝告。 |
斗转星移 | 北斗转换了方向;星辰移了位置。形容时间的流逝;岁月的变迁。斗:北斗星;星:星辰。 |
光怪陆离 | 光怪:奇异的光彩;陆离:色彩繁杂。形容奇形怪状;五颜六色。也形容事物离奇多变。 |
小巫见大巫 | 巫:旧时装神弄鬼替人祈祷为职业的人。原意是小巫见到大巫,法术无可施展。后比喻相形之下,一个远远比不上另一个。 |
大起大落 | 大幅度地起落。形容变化大。 |
烟消云散 | 消:消失;散:散去。像烟雾和云气一样消散。比喻消失得无影无踪。也作“云消雾散”。 |
高步通衢 | 见“高步云衢”。 |
冠履倒易 | 比喻上下位置颠倒,尊卑不分。 |
死胡同 | 指只有一个出入口的胡同。比喻绝境、绝路。 |
广开言路 | 尽量创造使人们能充分发表意见的条件。 |
政通人和 | 政事通达;人心和顺。形容国家稳定;人民安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