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知万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从了解一点到推知其他许多事物。
出处《荀子·非相》:“以近知远,以一知万,以微知明,此之谓也。”
例子正确的学习方法是举一反三,以一知万。
基础信息
拼音yǐ yī zhī wàn
注音一ˇ 一 ㄓ ㄨㄢˋ
繁体以一知萬
感情以一知万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见微知著。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音信杳无(意思解释)
- 举世混浊(意思解释)
- 褒善贬恶(意思解释)
- 蠢蠢欲动(意思解释)
- 香销玉沉(意思解释)
- 苦思冥想(意思解释)
- 薄暮冥冥(意思解释)
- 庖丁解牛(意思解释)
- 到此为止(意思解释)
- 过而能改(意思解释)
- 识字知书(意思解释)
-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意思解释)
- 祸国误民(意思解释)
- 常年累月(意思解释)
- 本末倒置(意思解释)
- 心旷神怡(意思解释)
- 新官上任三把火(意思解释)
- 舞刀跃马(意思解释)
- 刻不容缓(意思解释)
- 天下第一(意思解释)
-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意思解释)
- 运筹帷幄(意思解释)
- 从天而降(意思解释)
- 败德辱行(意思解释)
-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意思解释)
- 屦及剑及(意思解释)
- 忘乎所以(意思解释)
- 无声无息(意思解释)
- 横拖倒扯(意思解释)
- 妨功害能(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脆而不坚 | 脆弱而不坚实。形容虚有其表。 |
劳燕分飞 | 劳:伯劳;鸟名。伯劳和燕子分飞东西;比喻亲人或朋友别离。 |
五花大绑 | 先用绳索套住脖子,又绕到背后反剪两臂的绑人方式。 |
旦夕之间 | 旦:早晨。夕:晚上。早晚之间,形容在很短时间内。 |
学以致用 | 为了实际应用而学习。致:使达到;用:实际应用。 |
人面兽心 | 空有人的外貌;品德却像兽类。形容品德极坏。 |
动荡不定 | 荡:摇动。动荡摇摆,不安定。形容局势不稳定,不平静。 |
无时无刻 | 时、刻:时间;时候。没有一时一刻。 |
材轻德薄 | 指才德疏浅。有时用为谦词。 |
头面人物 | 指在社会上有较大名声或势力的人(多含贬义)。 |
投石问路 | 原指夜间潜入某处前,先投以石子,看看有无反应,借以探测情况。后用以比喻进行试探。 |
学而不厌 | 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厌:满足。 |
神采奕奕 | 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神采:人面部的神气和光彩。奕奕:精神焕发的样子。 |
安眉带眼 | 长了眉毛,有了眼睛。意思是同样是一个人。 |
粗服乱头 | 粗服:粗布衣服;乱头:蓬头乱发。形容不讲究修饰。 |
铁树开花 | 比喻事情非常罕见或极难实现。铁树:也叫苏钱;常绿乔木;好多年才开一次花。 |
拔茅连茹 | 茅:白茅,一种多年生的草;茹:植物根部互相牵连的样子。比喻互相推荐,用一个人就连带引进许多人。 |
作壁上观 | 壁:壁垒;营寨周围的高墙。在壁垒上观看别人交战。比喻从旁观望;置身事外。 |
十恶不赦 | 十恶:旧刑律中规定的十种重罪。指罪恶极大;不可饶恕。 |
不置可否 | 置:搁;放;可:行;否:不行。不说对;也不说不对。指不明确表态。也作“不加可否。” |
讨价还价 | 卖主要价高;买主给价低;双方要反复争议。现比喻在进行谈判时反复争议;或接受任务时讲条件。 |
文治武功 | 政绩和战功。指治理国家和对外用兵都功绩显著。旧时多用为对帝王或重臣的赞誉之词。 |
结缨伏剑 | 结缨:系上帽带;伏剑:拔剑自刎。比喻为维护正义而献身。 |
分工合作 | 众人各司其责,共同从事工作。 |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 比喻随便遇到什么险恶的情况,都信心十足,毫不动摇。同“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
通时合变 | 同“通权达变”。 |
背乡离井 | 指远离家乡,流落他方。 |
伸手不见五指 | 形容光线非常暗,看不见四周围的事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