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九之厄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阳九:古代以4617年为一元,初入元的106年中有九个灾难。道家以3300年为小百六;厄:灾难。阳九有天灾,百六有地灾。指灾厄之年。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食货志》:“予遭阳九之厄,百六之会,枯旱霜蝗,饥馑荐臻。”
基础信息
拼音yáng jiǔ zhī è
注音一ㄤˊ ㄐ一ㄡˇ ㄓ ㄜˋ
感情阳九之厄是中性词。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阳九之会、阳九百六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宁为鸡口,无为牛后(意思解释)
- 不敢苟同(意思解释)
- 空空荡荡(意思解释)
-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意思解释)
- 惜指失掌(意思解释)
- 鸿鹄将至(意思解释)
- 屈指一算(意思解释)
- 珠宫贝阙(意思解释)
- 极重不反(意思解释)
- 同心合力(意思解释)
- 指天誓日(意思解释)
- 作乱犯上(意思解释)
- 昂藏七尺(意思解释)
- 生死有命(意思解释)
- 酒后茶余(意思解释)
- 妻儿老小(意思解释)
- 悬石程书(意思解释)
- 拔苗助长(意思解释)
- 大开方便之门(意思解释)
- 各行各业(意思解释)
- 珍楼宝屋(意思解释)
- 错落有致(意思解释)
- 起死回生(意思解释)
- 双柑斗酒(意思解释)
- 轻重缓急(意思解释)
- 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意思解释)
- 惴惴不安(意思解释)
- 止戈兴仁(意思解释)
- 亡魂失魄(意思解释)
- 怜香惜玉(意思解释)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恨铁不成钢 | 怨恨铁不能被炼成钢。形容对所期望的人要求严格;恨他不争气;迫切希望他变得更好。 |
大名鼎鼎 | 鼎鼎:声威盛大的样子。 |
冷若冰霜 | 若:好像。冷得像冰霜一样。比喻对人对事十分冷淡;没有一丝热情。有时也指面目或态度严厉;使人无法靠近。 |
斗方名士 | 斗方:一二尺见方的诗幅或书画页;名士:知名而未出仕的人。好在斗方上写诗或作画以标榜的“名士”。旧指冒充风雅的人。 |
必由之路 | 必:一定;由:经过。一定要经过的道路。 |
专心一志 | 形容一心一意,集中精力。 |
刀耕火种 | 指把草木烧成灰当作肥料;就地挖坑播下种子。指原始的农业耕作技术。也作“火耨刀耕”。 |
便还就孤 | 就撤回到我这里.。 |
将功折罪 | 将:拿;用;折:抵偿。用功劳来抵偿罪过。 |
春去冬来 | 春天过去,冬天到来。形容时光流逝 |
袅袅婷婷 | 袅袅:柔美貌;婷婷:美好貌。形容女子姿态柔美。 |
移日卜夜 | 指昼夜相继。 |
过甚其词 | 话说得太过分;与实际不相符。 |
避俗趋新 | 避:舍弃;趋:奔赴,趋向。指舍弃旧俗而追求新潮。 |
浅见薄识 | 浅见:肤浅的见解。形容见闻不广,知识贫乏。 |
主人翁 | 当家作主的人。 |
轰轰烈烈 | 轰轰:像声词;形容巨大声响;烈烈:火焰盛燃的样子。形容声势浩大;气势雄伟。 |
群山四应 | 应:应和。四面群山纷纷响应。比喻一声号召,人们群起响应。 |
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 旧时认为有知识的人即使待在家里,也能知道外面发生的事情。 |
寒木春华 | 寒木不凋,春华吐艳。比喻各具特色。 |
生气勃勃 | 生气:朝气;勃勃:旺盛的样子。形容富有朝气充满生命的活力。 |
三月不知肉味 | 三个月之内吃肉不觉得有味道。比喻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事物而忘记了其它事情。也借用来形容几个月不吃肉。 |
忧愤成疾 | 忧愁气愤得病了。形容极其忧愤。 |
针锋相对 | 针锋:针尖。针尖对针尖。比喻双方的意见、观点、策略、行动等尖锐的对立。也比喻在斗争中针对对方的言论、行动等采取相应的行动、措施。 |
尾生丧身 | 传说鲁国人尾生与一女子相约在桥下会面,水涨,尾生不愿失信,抱着桥柱被淹死。比喻只知道守约,而不懂得权衡利害关系。 |
老朽无能 | 老朽:衰老陈腐。形容人衰老不能做什么事情。 |
仁者能仁 | 旧谓有身份的人所做的事总是有理。 |
老老实实 | 指为人诚实、本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