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歌莺舞燕 |
歌声宛转如黄莺,舞姿轻盈如飞燕。亦形容景色宜人,形势大好。 |
八荒之外 |
八面荒远的地方以外。形容极其旷远。 |
繁文缛节 |
文;节:旧时指礼节;缛:繁重。繁琐过多的礼节、仪式。也指繁琐多余的事项或手续。 |
喔咿儒睨 |
儒睨:强笑的样子。形容老着脸皮,强作欢颜。 |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
预:预先,指事先作好计划或准备;立:成就;废:败坏。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会失败。 |
气象万千 |
气象:景象;万千:泛指极多。形容景象或事物壮丽而多变化。 |
妻儿老少 |
见“妻儿老小”。 |
不可磨灭 |
磨灭:指痕迹、印象、功绩、事实、道理等;经过相当长的时间逐渐消失。形容永远不会消失。 |
鹬蚌相争 |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省语。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
伸手不见五指 |
形容光线非常暗,看不见四周围的事物。 |
老牛舐犊 |
舐:舔;犊:小牛。老牛舔着小牛。比喻做父母的怜爱儿女。 |
苟合取容 |
苟合:苟且附合;取容:取悦,讨好。苟且迎合,取悦于人。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
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止:语助词;景行: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仰望着高山,效法着大德。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
今夕何夕 |
今夜是何夜?多用作赞叹语。谓此是良辰。 |
经国之才 |
指治理国家的才干。 |
神不知鬼不觉 |
指形迹隐秘,不为人知。 |
倒悬之急 |
倒悬:头向下、脚向上悬挂着。比喻极其艰难、危险的困境。 |
母夜叉 |
比喻凶悍的妇女。 |
角巾东路 |
《晋书·羊祜传》:“尝与从弟琇书曰:‘既定边事,当角巾东路,归故里,为容棺之墟。’”意谓辞官退隐,登东归之路。后用以为归隐的典故。 |
解甲归田 |
解:脱下;甲:铠甲。脱掉军装;回家种地。 |
一枕黄粱 |
比喻梦幻的不现实的好事;也比喻想要实现的美好理想不能实现;落得一场空。 |
神魂颠倒 |
神魂:精神。精神恍惚;颠三倒四;失去常态。形容对某人或某事着了迷;以致心神不定;失去常态。 |
行不副言 |
谓言行不一。 |
跃然纸上 |
跃然:跳跃;活跃的样子。形容好像活的一样;跳跃在纸面上。 |
十面埋伏 |
意思是设伏兵于十面以围歼敌军。 |
炎黄子孙 |
炎黄:炎帝神农氏和黄帝有熊氏,代表中华民族的祖先。炎帝和黄帝的后代。指中华民族的后代。亦作“黄炎子孙”。 |
切肤之痛 |
切肤:切身。指与自身关系密切。比喻亲自感觉的痛苦。 |
六合之内 |
六合:天地及东南西北。指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