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圆颅方趾 |
方脚圆头。指人类。 |
脆而不坚 |
脆弱而不坚实。形容虚有其表。 |
恨铁不成钢 |
怨恨铁不能被炼成钢。形容对所期望的人要求严格;恨他不争气;迫切希望他变得更好。 |
顺口溜 |
民间的一种句子长短不等口头韵文。 |
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 |
二十四史:清乾隆时刻《史记》等24部史书。比喻情况复杂,头绪繁多,不知从哪里说起才好。 |
千锤打锣,一锤定音 |
比喻在众说纷纭的情况下发表决定性的意见。 |
连编累牍 |
牍:古代写字的木片。形容篇幅过多,文辞长。 |
己溺己饥 |
亦作“己饥己溺”。语出《孟子·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后因以“己溺己饥”或“己饥己溺”谓视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因此解除他们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 |
燕雀安知鸿鹄志 |
鸿鹄:天鹅。比喻庸俗的人不能理解志向远大者的抱负。 |
千丝万缕 |
缕:线。千根丝;万条线。形容两者之间密切而复杂的联系。 |
室徒四壁 |
犹言室内空无一物。喻贫穷。 |
鬼头鬼脑 |
形容举止诡秘;行为不光明正大或不正派。 |
黄雀衔环 |
黄雀衔着银环以报答恩人。指报恩。 |
珠玉之论 |
形容精辟的言论,卓越的见解。 |
道山学海 |
道、学:学问。学识比天高比海深。形容学识渊博。 |
峨峨洋洋 |
本用以形容音乐高亢奔放。后亦用以形容欢乐之态。语本《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锺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锺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
手不释书 |
犹手不释卷。 |
胡支扯叶 |
见“胡枝扯叶”。 |
会少离多 |
相会少,别离多。感慨人生聚散无常或别离之苦。 |
超然绝俗 |
高超得完全不同凡俗。谓远过于寻常之辈。汉·班固《为第五伦荐谢夷吾疏》:“方之古贤,实有伦序,采之于今,超然绝俗,诚社稷之蓍龟,大汉之栋甍。”宋·陆游《与姜特立书》:“《茧庵记》及《初营》、《落成》二诗,大老手笔,超然绝俗。” |
不宁唯是 |
宁:请助词,无义;唯:只是;是:这样。不只是这样。即不仅如此。 |
草满囹圄 |
监狱里长满了草。比喻政治清明,犯罪的人极少。 |
欧风美雨 |
比喻来自欧美的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侵袭。 |
饿殍遍野 |
殍:人饿死后的尸体。饿死的人到处都是。形容老百姓因灾祸饥馑大批饿死的悲惨景象。 |
聪明伶俐 |
伶俐:灵活。形容小孩子头脑灵活;记忆力和理解力强。 |
反戈一击 |
反:反转;调转;戈:古代的一种兵器;尖头横刃;长柄;像矛。调转矛头;向自己原来的营垒进攻。比喻掉转方向;对自己阵营的坏人坏事进行斗争。 |
一目十行 |
看书时同时可以看十行。形容看书非常快。 |
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
旧时认为有知识的人即使待在家里,也能知道外面发生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