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卑言高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指职位低的人议论职位高的人主持的政务。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下》:“位卑而言高,罪也。”
例子清·黄世仲《洪秀全演义》第19回:“古人说得好:位卑言高,罪也。”
基础信息
拼音wèi bēi yán gāo
注音ㄨㄟˋ ㄅㄟ 一ㄢˊ ㄍㄠ
感情位卑言高是中性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指职位低的人议论高官主管的政务。
英语in humble station with high talk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手舞足蹈(意思解释)
- 后继有人(意思解释)
- 乘风破浪(意思解释)
- 先声夺人(意思解释)
- 炙手可热(意思解释)
- 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意思解释)
- 流离颠沛(意思解释)
- 到此为止(意思解释)
- 沤沫槿艳(意思解释)
- 角巾素服(意思解释)
- 千丝万缕(意思解释)
- 鸿儒硕学(意思解释)
- 罪上加罪(意思解释)
- 饭囊酒瓮(意思解释)
- 心烦意乱(意思解释)
- 一条龙(意思解释)
- 龙驭上宾(意思解释)
- 刻不容缓(意思解释)
- 离奇古怪(意思解释)
- 忙不择价(意思解释)
- 平地一声雷(意思解释)
- 超然物外(意思解释)
- 故态复萌(意思解释)
- 义不容辞(意思解释)
- 山阴道上,应接不暇(意思解释)
- 岁寒三友(意思解释)
- 脸黄肌瘦(意思解释)
- 有风有化(意思解释)
- 拳头产品(意思解释)
- 断子绝孙(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魑魅魍魉 | 魑魅:也作“螭魅”;古代传说中山里湖沼里的鬼怪妖精;魍魉:亦作“罔两”;古代传说中的山川精怪。指害人的鬼怪。后用来比喻各种各样的坏人。原作“魑魅罔两”。 |
强取豪夺 | 凭强力或权势夺取。 |
反复无常 | 反复;颠过来倒过去;无常:没有常态。经常变化没有稳定的状态。形容变动不定或狡诈多变。 |
目光短浅 | 缺乏远见卓识的、只顾眼前利益的性质或状态 |
艺高人胆大 | 技艺高超的人胆量也大。 |
南辕北辙 | 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
炙手可热 | 炙:烤。热得烫手。比喻气焰盛;权势大。 |
苦思冥想 | 绞尽脑汁,深沉地思索。 |
秣马厉兵 | 磨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 |
敏而好学 | 敏:聪明。天姿聪明而且喜好学习。 |
野没遗贤 | 见“野无遗贤”。 |
没里没外 | 里外不分,指说话做事不分场合。 |
化鸱为凤 | 比喻能以德化民,变恶为善。鸱,猫头鹰,古人以为凶鸟。语本《后汉书·循吏传·仇览》:“时考城令河内王涣,政尚严猛,闻览以德化人,署为主簿。谓览曰:‘主簿闻陈元之过,不罪而化之,得少鹰鹯之志邪?’览曰:‘以为鹰鹯不若鸾凤。’” |
自食其果 | 自己吃自己种下的恶果。形容自己做坏事;自己受害。 |
囊萤照雪 | 囊萤:把萤火虫放在袋子中。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 |
危急关头 | 不可预见的紧急关头或困境,要求立即采取行动以避免造成灾难。 |
作乱犯上 | 犯:冒犯。违抗尊长或朝廷,为悖逆或叛乱的行为。 |
满招损,谦受益 | 自满会招致损失,谦虚可以得到益处。 |
粗服乱头 | 粗服:粗布衣服;乱头:蓬头乱发。形容不讲究修饰。 |
欺善怕恶 | 欺侮善良者,惧怕凶恶者。 |
量能授官 | 根据人的能力大小而授予适当官职。 |
茕茕孑立 | 孤独无依的样子。 |
动魄惊心 | 使人神魂震惊。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 |
满园春色 | 整个园子里一片春天的景色。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 |
羊质虎皮 | 质:本性。羊虽然披上虎皮,还是见到草就喜欢,碰到豺狼就怕得发抖,它的本性没有变。比喻外表装作强大而实际上很胆小。 |
各行其是 | 行:做;是:对的;其是:他自己认为是对的。各人按照自己认为对的去做。形容思想、行动不一致。 |
珠还合浦 | 合浦:汉代郡名,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比喻东西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回。 |
忙不择价 | 匆忙中售货要不了好价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