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俯拾即是 |
俯:低头;弯腰;即:就。一弯腰就可捡得;到处都是。形容为数很多;极容易得到。 |
自拔来归 |
拔:摆脱,离开。自觉离开恶劣环境,归向光明。指敌方人员投奔过来。 |
不骄不躁 |
骄:骄傲;躁:急躁。不骄傲;不急躁。 |
己之所不安,勿施于人 |
施:加,给予。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 |
压岁钱 |
过阴历年时长辈给小孩儿的钱。 |
男女授受不亲 |
授:给予;受:接受;亲:亲自接触。封建礼教规定男女之间不能直接接触、言谈或授受物件,限制男女交往 |
二八佳人 |
二八:指十六岁:佳人:美女。十五六岁的美女。 |
断断续续 |
不连续的,具有无条理的和不连贯的特性。 |
流离颠沛 |
由于灾荒或战乱而流转离散。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
饮水思源 |
喝水时想到水源。比喻不忘本。 |
多情善感 |
感情丰富,容易伤感。 |
青云直上 |
青云:指青天。直线上升;向高空飞腾直上。比喻人的地位直线上升。 |
白发苍苍 |
苍苍:灰白色。形容年迈而头发花白。 |
酒能乱性 |
喝多酒能够使人不能自控,就会淫乱。 |
兄弟阋墙,外御其侮 |
阋:争吵;墙:门屏;御:抵御。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一致对外。 |
融会贯通 |
融会:融合领会;贯通:透彻理解。指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合贯穿在一起;从而取得对事理全面透彻的理解。 |
不置可否 |
置:搁;放;可:行;否:不行。不说对;也不说不对。指不明确表态。也作“不加可否。” |
众建贤才 |
建:建树;贤才:优秀的人才。选用众多优秀的人才。 |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
诸葛亮:三国时蜀国刘备的军师。比喻人多智广。 |
牛刀小试 |
牛刀:宰牛的刀。用宰牛刀在小生物身上做试验。比喻有大本领而先在小事上略微施展一下。 |
白草黄云 |
形容边塞荒漠凄凉的景象。 |
南征北战,东荡西杀 |
征:征战;荡:扫荡。形容转战南北,奋勇杀敌。 |
生知安行 |
生来就知道天下通行的大道,从容安然地实现天下的大道。 |
坐怀不乱 |
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将受冻的女子裹于怀中,没有发生非礼行为。形容男子在两性关系方面作风正派。 |
背乡离井 |
指远离家乡,流落他方。 |
风风雨雨 |
刮风下雨,比喻重重阻难或议论纷纷。 |
唯利是图 |
只要有利就去追求。惟:只有;惟独;图:贪图;追求。 |
惴惴不安 |
指担心害怕(惴惴:恐惧、担忧的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