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木本水源 |
树的根本,水的源头。比喻事物的根本或事情的原因。 |
此一时彼一时 |
指时间不同,情况亦异,不能相提并论。 |
改过迁善 |
改正错误,变成好的。指去恶就善。 |
所作所为 |
指做的一切事情或全部行为。多指一些不好的行为。 |
多才多艺 |
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技艺。 |
发综指示 |
猎人发现野兽的踪迹,指示猎狗跟踪追捕。比喻在后面操纵指挥。 |
箪瓢屡空 |
箪:盛饭竹器;瓢:舀水器。吃的喝的匮乏。形容生活非常贫困。 |
八斗之才 |
八斗:指量多;才:才华。旧时比喻人才学丰富;诗文多而华美。 |
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 |
二十四史:清乾隆时刻《史记》等24部史书。比喻情况复杂,头绪繁多,不知从哪里说起才好。 |
满山遍野 |
布满山岭田野。形容数量多或范围广。 |
大包大揽 |
把事情、任务等尽量兜揽过来。 |
活蹦乱跳 |
欢蹦乱跳。 |
溢于言表 |
超出言语以外。指某种思想感情虽未说明却能使人体会出来。 |
一场空 |
努力和希望完全落空。 |
节哀顺变 |
抑制哀伤,顺应变故。用来慰唁死者家属的话。 |
海水不可斗量 |
斗:量器。指海水的多少不可能以斗所能计量的。常与“人不可貌相”连用;比喻不能凭人的相貌或现状来测量他的品格、才能或未来。 |
欺善怕恶 |
欺侮善良者,惧怕凶恶者。 |
阳春白雪 |
阳春;白雪:是战国时代楚国的艺术性较高难度较大的歌曲;后来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
风情月意 |
指男女相互爱恋的情思。同“风情月思”。 |
恐后争先 |
指害怕落后,追求上进。 |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
徒:空;羡:羡慕。坐着看那些钓鱼的人,空自有羡慕鱼儿的心情。指空想旁观不如实干。 |
念兹在兹 |
念:思念;记念;兹:此;这个。念念不忘某件事。 |
善善恶恶 |
称赞善事,憎恶坏事。形容人区别善恶,爱憎分明。 |
生知安行 |
生来就知道天下通行的大道,从容安然地实现天下的大道。 |
雅俗共赏 |
雅俗:文雅和粗俗。旧时把文化高的人称“雅人”;把没文化的人称“俗人”;赏:欣赏。无论文化水平高低都能欣赏。形容艺术水平既高雅又通俗;能为各种人所接受。 |
搬弄是非 |
搬弄:挑拨;是非:指口舌纷争。把别人的话搬来弄去;有意从中挑拨是非出来。 |
表面文章 |
比喻浮夸或不切实际,敷衍塞责的做法。 |
拳头产品 |
比喻企业特有的、别人难以胜过的看家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