黍离之悲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黍:谷子。对故国的怀念。指国破家亡的悲伤。
出处宋·姜夔《扬州慢·序》:“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基础信息
拼音shǔ lí zhī bēi
注音ㄕㄨˇ ㄌ一ˊ ㄓ ㄅㄟ
繁体黍離之悲
感情黍离之悲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用于感伤等。
近义词禾黍之伤、禾黍之悲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金屋藏娇(意思解释)
- 食不充口(意思解释)
- 敌众我寡(意思解释)
- 故家乔木(意思解释)
- 人面兽心(意思解释)
- 盲人说象(意思解释)
- 说雨谈云(意思解释)
- 长命富贵(意思解释)
- 前瞻后顾(意思解释)
-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意思解释)
- 满山遍野(意思解释)
- 逢人只说三分话(意思解释)
- 用心良苦(意思解释)
- 奇才异能(意思解释)
- 惜指失掌(意思解释)
- 天昏地暗(意思解释)
- 拂袖而去(意思解释)
- 疙里疙瘩(意思解释)
- 敏而好学(意思解释)
- 鼻青脸肿(意思解释)
- 饥肠辘辘(意思解释)
- 挖空心思(意思解释)
- 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意思解释)
- 吃不了兜着走(意思解释)
- 风俗人情(意思解释)
- 救经引足(意思解释)
- 主明臣直(意思解释)
- 鱼死网破(意思解释)
- 满招损,谦受益(意思解释)
- 目不斜视(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体恤入微 | 同“体贴入微”。 |
不二法门 | 不二:唯一的;法门:修行的门径。修行者唯一的入道途径。 |
口快心直 | 有啥说啥;想啥说啥。形容人性情直爽;语言明快。 |
平淡无奇 | 奇:特殊。平平淡淡;没有什么显著的、出色的地方。 |
珠宫贝阙 | 用珍珠宝贝做的宫殿。形容房屋华丽。 |
目不转睛 | 睛:眼珠。眼睛不眨;眼珠不转地盯着看。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看得出神。 |
饮水思源 | 喝水时想到水源。比喻不忘本。 |
唯物主义 | 认为世界就其本质来说是物质的,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意识是物质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的哲学观点。 |
通都大邑 | 都:都市;邑:城。四通八达的大都会、大城市。 |
聊以自慰 | 聊:姑且;自慰:自我安慰。姑且用以作自我安慰。 |
亲上成亲 | 谓原是亲戚,又再结姻亲。 |
结驷连骑 | 随从、车马众多。形容排场阔绰。 |
飞檐走壁 | 旧小说中形容有武艺的人身体轻捷,能够跳上房檐,越过墙壁。 |
折臂三公 | 晋代的羊枯,曾坠马折断手臂,官至三公。指贵官堕马。 |
罄竹难书 | 罄:尽;竹:指可供制成竹简的竹子;书:写。用尽竹子也难以写完。后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多形容罪恶累累。 |
专心一志 | 形容一心一意,集中精力。 |
拔苗助长 | 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
大开方便之门 | 给予极大的方便。 |
黄耳传书 | 黄耳:犬名;书:书信。黄犬为主人往返传书。后比喻传递家信。 |
唇枪舌剑 | 嘴唇像枪;舌头像剑。形容能言善辩;言词犀利;针锋相对。也作“舌剑唇枪。” |
叫苦连天 | 一声接一声地诉苦。 |
礼坏乐缺 | 礼:社会道德、行为的规范;乐:教化的规范;缺:残破,废缺。形容社会纲纪紊乱,动荡不安。 |
手不释书 | 犹手不释卷。 |
顾景惭形 | 看着身影,对自己的形体感到羞愧。谓自认不配享受某种荣誉、称号等而感到惭愧。 |
当头棒喝 | 当头:迎头;喝:大声喊叫。原是佛教用语。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用棒迎头一击;或大喝一声;以考验对方的领悟程度。现在泛指使人震动和醒悟的猛烈手段。 |
呼风唤雨 | 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广大;可以呼唤风雨。现多比喻人民群众具有改造、支配自然的力量。有时也用以形容坏人的煽动。 |
一刹那 | 刹那:梵文ksana的音译。指十分短促的时间。 |
慌不择路 | 势急心慌,顾不上选择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