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折之肱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肱:胳膊。几次断臂,就能懂得医治断臂的方法。后比喻对某事阅历多,富有经验,自能造诣精深。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69回:“今闻老爷大展三折之肱,治我一国之主,若主上病愈,老爷江山有分,我辈皆臣子也,礼当拜请。”
基础信息
拼音sān zhé zhī gōng
注音ㄙㄢ ㄓㄜˊ ㄓ ㄍㄨㄥ
繁体三摺之肱
感情三折之肱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三折肱为良医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强取豪夺(意思解释)
- 忧喜交集(意思解释)
- 付之一炬(意思解释)
- 以小见大(意思解释)
- 犀牛望月(意思解释)
- 正身明法(意思解释)
- 无法无天(意思解释)
- 明争暗斗(意思解释)
- 皮开肉绽(意思解释)
-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意思解释)
- 百战百胜(意思解释)
- 亲上成亲(意思解释)
- 色中饿鬼(意思解释)
- 花言巧语(意思解释)
- 走南闯北(意思解释)
- 将寡兵微(意思解释)
- 发号施令(意思解释)
- 鬼头鬼脑(意思解释)
- 罪上加罪(意思解释)
- 女扮男装(意思解释)
- 令人作呕(意思解释)
- 著手成春(意思解释)
- 心烦意乱(意思解释)
- 风虎云龙(意思解释)
- 通今达古(意思解释)
- 风情月意(意思解释)
- 鲜血淋漓(意思解释)
- 雷大雨小(意思解释)
- 不可告人(意思解释)
- 离本趣末(意思解释)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革风易俗 | 改变风气和习俗。 |
浪迹江湖 | 到处漂泊,没有固定的住处。 |
师心自是 | 师心:以心为师。指固执己见,自以为是。 |
夸大其词 | 词:言论。语言夸张;超过事实。 |
痛定思痛 | 悲痛的心情平静下来以后;回想遭受痛苦的情景;让人震撼;也让人警醒。形容所受痛苦的沉重;含有警醒的意思。痛:悲痛;哀苦;定:平静。 |
晕头转向 | 晕:头脑发昏;转向:辨不清方向。形容头脑昏乱辨不清方向。 |
富贵不淫,威武不屈 | 富:有钱;贵:地位高;淫:惑乱;威武:武力。指不因有钱有势而惑乱,不因武力或权势而胁迫屈服。 |
想望丰采 | 见“想望风采”。 |
慌里慌张 | 指焦急不安或精神慌乱。 |
反面无情 | 翻脸不讲情面。形容对人的态度突然变坏;不留情面。 |
扬威耀武 | 见“扬威曜武”。 |
黑不溜秋 | 形容黑得很难看。 |
百步穿杨 | 百步:一百步以外;杨:指杨树的叶子。在百步之外射穿一片选定的杨树叶子。形容射箭技巧娴熟。 |
善游者溺 | 会游泳的人,往往淹死。比喻人自以为有某种本领,因此而惹祸。 |
死不开口 | 至死也不说话。指缄口不言 |
三十三天 | 佛教称欲界第六天为三十三天,即忉利天。后形容最高的地方。 |
匡谬正俗 | 纠正错误,矫正陋习。 |
黄耳传书 | 黄耳:犬名;书:书信。黄犬为主人往返传书。后比喻传递家信。 |
羊质虎皮 | 质:本性。羊虽然披上虎皮,还是见到草就喜欢,碰到豺狼就怕得发抖,它的本性没有变。比喻外表装作强大而实际上很胆小。 |
唇枪舌剑 | 嘴唇像枪;舌头像剑。形容能言善辩;言词犀利;针锋相对。也作“舌剑唇枪。” |
离奇古怪 | 十分奇特少见 |
湖光山色 | 湖水风光;山峦秀色。形容山水景色之美。 |
败德辱行 | 败坏道德和操守。 |
前赴后继 | 赴:奔赴。前面的冲上去了;后面的紧跟上来。形容不断投入战斗;奋勇冲杀向前。 |
困兽犹斗 | 困兽:被围困的野兽;犹:还、仍;斗:搏斗。被围困的野兽还要搏斗。比喻陷于绝境的失败者还要顽抗。 |
在此存照 | 照:查考,察看。写下字据保存进来,以作凭证 |
以夷制夷 | 夷:旧时泛指外族或外国。利用外族或外国之间的内部矛盾;使其相互冲突;削弱其力量。 |
河山之德 | 《诗·墉风·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陆德明释文:“《韩诗》云:德之美貌”。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如山凝然而重,如河渊然而深,皆以状德容之美”。后以《河山之德》形容妇人德容之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