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过家门而不入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指夏禹治水的故事,比喻热心工作,因公忘私
出处陶铸《崇高的理想》:“如众所周知的,夏禹在治水十三年中,三过家门而不入……”
基础信息
拼音sān guò jiā mén ér bù rù
注音ㄙㄢ ㄍㄨㄛˋ ㄐ一ㄚ ㄇㄣˊ ㄦˊ ㄅㄨˋ ㄖㄨˋ
感情三过家门而不入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指大公无私。
近义词三过其门而不入
英语thrice passing the door without entering it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歌莺舞燕(意思解释)
- 穷年累世(意思解释)
- 炒鱿鱼(意思解释)
- 新仇旧恨(意思解释)
- 着手回春(意思解释)
- 箪瓢屡空(意思解释)
- 陌路相逢(意思解释)
- 匡乱反正(意思解释)
- 拭目以待(意思解释)
- 顾影弄姿(意思解释)
- 风俗人情(意思解释)
- 民不畏死(意思解释)
- 自命不凡(意思解释)
- 谠言直声(意思解释)
- 饱食暖衣(意思解释)
- 画地为牢,议不入(意思解释)
- 定国安邦(意思解释)
- 意兴索然(意思解释)
- 恐后争先(意思解释)
- 龙驭上宾(意思解释)
- 礼坏乐缺(意思解释)
- 超然物外(意思解释)
- 孜孜不倦(意思解释)
- 散言碎语(意思解释)
- 气味相投(意思解释)
- 认贼作父(意思解释)
- 义不容辞(意思解释)
- 诸如此类(意思解释)
- 鞭辟入里(意思解释)
- 福善祸淫(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动天地,感鬼神 | 动:感动;感:感动。使天地鬼神受到感动。形容事迹或作品十分感人。 |
是非口舌 | 因说话引起的误会或纠纷。 |
力小任重 | 能力小,负担重。犹言力不胜任。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忧虑在天下人之前,享受在天下人之后。比喻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
南辕北辙 | 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
臭名远扬 | 名:名声;臭名:坏名声;扬:传播。坏名声传得很远。也作“丑声远播”。 |
奇才异能 | 奇:少见的;异:特别的。指特殊的才智和能力。 |
不卑不亢 | 卑:自卑;亢:高傲。既不自卑;也不高傲。也作“不亢不卑”。 |
沤沫槿艳 | 沤:水泡;槿:木槿。晶莹的水泡,艳丽的槿花。比喻短暂的幻象或易消失的事物。 |
纷乱如麻 | 麻:麻团。交错杂乱像一团乱麻。 |
水中捞月 | 到水中去捞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只能白费力气。 |
三三两两 | 三个两个地在一起。形容人数不多。 |
女生外向 | 向:朝着,引申为偏爱。女子成人总要结婚。指女子心向丈夫家。 |
春光明媚 | 明媚:鲜艳可爱;形容春天的景物十分美好。 |
断织劝学 | 原指东汉时乐羊子妻借切断织机上的线,来讽喻丈夫不可中途废学。后比喻劝勉学习。 |
扪心自问 | 扪:按;摸;心:胸口。摸着胸口;自己问自己。指自我反思;醒悟。 |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 徒:空;羡:羡慕。坐着看那些钓鱼的人,空自有羡慕鱼儿的心情。指空想旁观不如实干。 |
清风劲节 | 喻人品纯洁,节操坚贞。 |
春寒料峭 | 料峭:形容初春的微寒。形容早春微带寒意;刺入肌骨。也作“料峭轻寒”、“料峭春寒”。 |
臭名昭著 | 名:名声;昭著:显著;明显。坏名声谁都知道。 |
不在话下 | 原多用于旧小说中;表示故事暂告一段落;转入别的情节。现多指事物轻微;不值得说或事情当然是这样;用不着说。 |
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 | 比喻说话夸大之极。同“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 |
祝哽祝噎 | 祝:祷祝;哽、噎:食物堵住食道。古代帝王敬老、养老的表示:请年老致仕者饮酒吃饭,设置专人祷祝他们不哽不噎。 |
千真万确 | 真:真实;确:确实。形容情况非常确实。 |
惴惴不安 | 指担心害怕(惴惴:恐惧、担忧的样子)。 |
义不容辞 | 义:道义;容:允许。辞:推辞。道义上不允许推辞。 |
老牛舐犊 | 舐:舔;犊:小牛。老牛舔着小牛。比喻做父母的怜爱儿女。 |
色厉内荏 | 色:神色;历:历害;内:内心。荏:软弱;怯懦。形容外表严厉强硬;内心怯懦软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