拑口禁语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拑:同“钳”,用东西夹住。闭口不言。形容保守秘密不说。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2回:“今日贾政在席上也自拑口禁语。”
基础信息
拼音qián kǒu jìn yǔ
注音ㄑ一ㄢˊ ㄎㄡˇ ㄐ一ㄣˋ ㄩˇ
繁体拑口禁語
感情拑口禁语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闭口不言。
近义词缄口不言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目光短浅(意思解释)
- 青山绿水(意思解释)
- 居重驭轻(意思解释)
- 普天同庆(意思解释)
- 弦外之响(意思解释)
- 想望丰采(意思解释)
-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意思解释)
- 宁为鸡口,不为牛后(意思解释)
- 擦肩而过(意思解释)
- 学而不厌(意思解释)
- 古色古香(意思解释)
- 安眉带眼(意思解释)
- 酒后茶余(意思解释)
- 光前启后(意思解释)
- 缠绵悱恻(意思解释)
- 国泰民安(意思解释)
- 刀耕火种(意思解释)
- 倒裳索领(意思解释)
- 举世无敌(意思解释)
- 面有难色(意思解释)
- 春去冬来(意思解释)
- 羊质虎皮(意思解释)
- 短寿促命(意思解释)
-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意思解释)
- 迫不得已(意思解释)
- 生知安行(意思解释)
- 不在话下(意思解释)
- 风风雨雨(意思解释)
- 惴惴不安(意思解释)
- 雅俗共赏(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背腹受敌 | 指前后都受到敌人的攻击。 |
| 颠沛流离 | 颠沛:遭受挫折或困难;流离:离散、流落。因生活困窘而到处奔波流浪。 |
| 信及豚鱼 | 及:达到;豚:小猪。信用及于小猪和鱼那样微贱的东西。比喻信用非常好。 |
| 柳暗花明又一村 | 原形容前村的美好春光,后借喻突然出现新的好形势。 |
| 草菅人命 | 菅:一种多年生的茅草;泛指野草、杂草。把人的性命看得像野草一样轻贱;随意加以摧残。指反动统治者滥施淫威;任意残害人命。也作“草菅民命。” |
| 屈指一算 | 屈:弯曲。扳着指头一算。 |
| 孜孜以求 | 不知疲倦地探求(孜孜:勤勉的样子)。 |
| 喔咿儒睨 | 儒睨:强笑的样子。形容老着脸皮,强作欢颜。 |
| 多情善感 | 感情丰富,容易伤感。 |
| 化鸱为凤 | 比喻能以德化民,变恶为善。鸱,猫头鹰,古人以为凶鸟。语本《后汉书·循吏传·仇览》:“时考城令河内王涣,政尚严猛,闻览以德化人,署为主簿。谓览曰:‘主簿闻陈元之过,不罪而化之,得少鹰鹯之志邪?’览曰:‘以为鹰鹯不若鸾凤。’” |
| 东扶西倒 | 从这边扶起,却又倒向那边。比喻顾此失彼。也形容坏习气太多,纠正了这一点,那一点又冒头了。 |
| 聊以自慰 | 聊:姑且;自慰:自我安慰。姑且用以作自我安慰。 |
| 偃旗息鼓 | 偃:放倒;息:停止。原指秘密行军;不暴露目标。后用以指休战或不声不响停止行动。 |
| 分工合作 | 众人各司其责,共同从事工作。 |
| 凡夫俗子 | 泛指平庸的人。 |
| 牛骥同槽 | 见“牛骥同皁”。 |
| 狼吞虎咽 | 像狼虎一样吞咽东西。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 |
| 笑貌声音 | 笑貌:表情;声音:谈吐。指人的言谈、态度等。 |
| 取之不尽 | 拿不尽。形容极其丰富。 |
| 不宁唯是 | 宁:请助词,无义;唯:只是;是:这样。不只是这样。即不仅如此。 |
| 当头棒喝 | 当头:迎头;喝:大声喊叫。原是佛教用语。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用棒迎头一击;或大喝一声;以考验对方的领悟程度。现在泛指使人震动和醒悟的猛烈手段。 |
| 丰功伟绩 | 丰:多;伟:大;显赫。伟大的功勋和成就。 |
| 似曾相识 | 好象曾经见过。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 |
| 土生土长 | 当地生长的。 |
| 拆东墙补西墙 | 拆倒东边的墙,以修补西边的墙。比喻临时勉强应付。亦比喻临时救急,不是根本办法。 |
| 迷迷糊糊 | 使人混乱烦躁迷惑不清,使浑浊不清。 |
| 表面文章 | 比喻浮夸或不切实际,敷衍塞责的做法。 |
| 随俗雅化 | 随着时俗风尚恰到好处地改变装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