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乐道安命 |
乐守正道而安于天命。 |
斩草除根 |
斩:砍断;斩草:割草;除:去掉。割草要把草根彻底除掉。比喻除去祸根;不留后患。 |
枝对叶比 |
枝叶相对并列。比喻骈体文对偶句式。 |
众喣山动 |
众人吹气,可以移山。比喻人多力量大。同“众喣漂山”。 |
难以置信 |
不容易相信。 |
当机立断 |
面临紧急关头;毫不犹豫地作出决断。当:面临;断:决断。 |
鼻青脸肿 |
鼻子发青,脸都肿起来,形容被打得很惨。 |
兵荒马乱 |
兵、马:指战争;荒:荒乱。指社会秩序极端不安定。形容战时社会动荡不安;混乱的情景。 |
同心合力 |
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
沤沫槿艳 |
沤:水泡;槿:木槿。晶莹的水泡,艳丽的槿花。比喻短暂的幻象或易消失的事物。 |
一场空 |
努力和希望完全落空。 |
海底捞月 |
也作“水中捞月”、“海中捞月”。捞:捞取。从海中捞月亮。形容做事白费力气;根本达不到目的。 |
今是昨非 |
现在是对的;过去错了。 |
祖传秘方 |
指祖先遗传下来的秘密配方。 |
流里流气 |
举止轻浮,品行不端。 |
不可磨灭 |
磨灭:指痕迹、印象、功绩、事实、道理等;经过相当长的时间逐渐消失。形容永远不会消失。 |
龙驭上宾 |
亦作“龙御上宾”。《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后因用“龙驭上宾”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意为乘龙升天,为天帝之宾。 |
似是而非 |
是:对;正确;非:不对;错误。好像是对的;实际上不对。指表面上相似;实际上不一样。 |
断章截句 |
不顾上下文义,截取文章的一段或一句,而弯曲原意。断、截:割裂。 |
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
山阴道:在会稽城西南郊外,那里风景优美。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胜看。后用下句比喻来往的人多,应接不过来。 |
扣人心弦 |
扣:敲打。心弦:指因感动而引起共鸣的心。也作“动人心弦”。形容言论或表演深深地打动人心。 |
苟合取容 |
苟合:苟且附合;取容:取悦,讨好。苟且迎合,取悦于人。 |
福善祸淫 |
指行善的得福,作恶的受祸。 |
聪明伶俐 |
伶俐:灵活。形容小孩子头脑灵活;记忆力和理解力强。 |
材优干济 |
指才能优异,有干练的办事能力。 |
连车平斗 |
形容冗员很多。 |
乱作一团 |
混杂在一起,形容极为混乱。 |
牛衣对泣 |
睡在牛衣里,相对哭泣。形容夫妻共同过着穷困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