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礼仪之邦礼仪之邦的意思
zhībāng

礼仪之邦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礼仪:礼节和仪式;邦:国家。指讲究礼节和仪式的国家。

出处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最后的贵族》:“中国自古是礼仪之邦,现在却连同城而居的好朋友都不能见面,还美其名曰文化大革命,一点文化也没有。”

例子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

基础信息

拼音lǐ yí zhī bāng

注音ㄌ一ˇ 一ˊ ㄓ ㄅㄤ

繁体禮儀之邦

感情礼仪之邦是中性词。

用法偏正式;作宾语;指讲究礼节和仪式的国家。

辨形“邦”,不能写作“帮”。

近义词友好邻邦

英语a state of ceremonies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礼仪之邦的意思解释、礼仪之邦是什么意思由汇易记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中正无私 中正:正直。端庄正直,不存私心。
死脑瓜骨 不开通。
放牛归马 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假公济私 假:借;济:补益;助。假借公家的名义来谋取个人利益。
默不做声 默:沉默。沉默不说一句话
七搭八扯 同“七搭八搭”。
蠢蠢欲动 蠢蠢:爬虫蠕动的样子。形容像虫子一样开始动弹。比喻敌人策划准备进攻;或坏人准备捣乱破坏。
防患于未然 患:灾祸;未然:没有这样,指尚未形成。防止事故或祸害于尚未发生之前。
暮史朝经 经:指儒家经典。晚上读史书,早晨读经书。形容勤奋好学。
敏而好学 敏:聪明。天姿聪明而且喜好学习。
屈指一算 屈:弯曲。扳着指头一算。
广阔天地 指可以发挥作用做出成就的广大领域
源源不断 源源:水流不断的样子。形容连续不断。
隳肝沥胆 隳:毁坏;沥:液体往下滴。比喻待人忠心耿耿,赤诚无比。
民不畏死 畏:惧怕。人民不怕死。形容不怕死的气慨。
不置可否 置:搁;放;可:行;否:不行。不说对;也不说不对。指不明确表态。也作“不加可否。”
生公说法 生公:晋末高僧竺道生,世称生公。竺道生解说佛法,能使顽石点头。比喻精通者亲自来讲解,必能透彻说理而使人感化。
新官上任三把火 指官员上任之初采取新的措施或政策。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诸葛亮:三国时蜀国刘备的军师。比喻人多智广。
一窍不通 窍:洞;这里指心窍。一窍都不是贯通的。比喻什么都不懂;闭塞、愚钝。
从天而降 天上掉下来的。
故态复萌 老样子又重新恢复。指原来的旧习气和老毛病又重犯了。
细水长流 细:微小。比喻节约使用财物;使经常不缺用。也比喻一点一滴不间断做某件事。
移日卜夜 指昼夜相继。
脱口而出 指话语未经思索;随口而言。脱口:不加思索地开口说。
坑坑洼洼 形容物体表面凹凸不平,高高低低。
小巫见大巫 巫:旧时装神弄鬼替人祈祷为职业的人。原意是小巫见到大巫,法术无可施展。后比喻相形之下,一个远远比不上另一个。
倒悬之急 倒悬:头向下、脚向上悬挂着。比喻极其艰难、危险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