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民动众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动用众多民力去做某件事。
出处《旧五代史·晋书·高祖纪》:“纪年之挽粟飞刍,继日而劳民动众,常烦漕运,不给供须。”
例子明·李贽《复麻城人书》:“能使西夏叛卒不敢逞,能使叛卒一起即扑灭,不至劳民动众。”
基础信息
拼音láo mín dòng zhòng
注音ㄌㄠˊ ㄇ一ㄣˊ ㄉㄨㄥˋ ㄓㄨㄥˋ
繁体勞民動衆
感情劳民动众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近义词兴师动众、劳师动众
反义词亲历亲为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皆大欢喜(意思解释)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意思解释)
- 斗方名士(意思解释)
- 将计就计(意思解释)
- 裾马襟牛(意思解释)
- 四书五经(意思解释)
- 打肿脸充胖子(意思解释)
- 活蹦乱跳(意思解释)
- 皮开肉绽(意思解释)
- 古色古香(意思解释)
- 语不惊人(意思解释)
- 折臂三公(意思解释)
- 俭以养德(意思解释)
- 棋逢敌手,将遇良才(意思解释)
- 令人满意(意思解释)
- 雷霆万钧(意思解释)
- 室迩人遥(意思解释)
- 经史百子(意思解释)
- 文治武功(意思解释)
- 大腹便便(意思解释)
- 断织劝学(意思解释)
- 各行其是(意思解释)
- 立地书橱(意思解释)
- 念兹在兹(意思解释)
- 雷大雨小(意思解释)
- 拨乱济危(意思解释)
- 他山之石(意思解释)
- 凤友鸾交(意思解释)
- 欲速则不达(意思解释)
- 弥留之际(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二百五 | 指傻头傻脑,不很懂事而又倔强莽撞的人。 |
无时无刻 | 时、刻:时间;时候。没有一时一刻。 |
今来古往 | 犹古往今来。 |
饿虎吞羊 | 饥饿的老虎活吞一只羊羔。比喻迅猛贪婪。 |
悬崖勒马 | 在高高的山崖边上勒住马。比喻到了危险的边缘及时清醒回头。勒:收住缰绳。 |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 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
多情善感 | 感情丰富,容易伤感。 |
一场空 | 努力和希望完全落空。 |
火烛银花 | 犹火树银花。形容张灯结彩或大放焰火的灿烂夜景。 |
悬石程书 | 形容勤于政事。 |
不置可否 | 置:搁;放;可:行;否:不行。不说对;也不说不对。指不明确表态。也作“不加可否。” |
叽叽喳喳 | 语音杂乱。 |
斗水活鳞 | 语本《庄子·外物》:“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后因以“斗水活鳞”比喻得到微薄的资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 |
峨峨洋洋 | 本用以形容音乐高亢奔放。后亦用以形容欢乐之态。语本《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锺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锺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
礼坏乐缺 | 礼:社会道德、行为的规范;乐:教化的规范;缺:残破,废缺。形容社会纲纪紊乱,动荡不安。 |
迭床架屋 | 床上搁床,屋上架屋。比喻重复、累赘。 |
凤协鸾和 | 形容夫妻和睦,感情融洽。 |
安身立命 | 安身:有容身之所;立命:精神上安定。指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 |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 将:统率,指挥。比喻越多越好。 |
不可告人 | 不能告诉别人。多指见不得人的不光明、不正当的用心或行径。 |
断章截句 | 不顾上下文义,截取文章的一段或一句,而弯曲原意。断、截:割裂。 |
败德辱行 | 败坏道德和操守。 |
移日卜夜 | 指昼夜相继。 |
忘乎所以 | 形容由于激动而忘了应有的态度;作出不适宜的举动。乎:古汉语虚词;无词汇意义;所以:指原来应有的态度或行为。 |
聪明伶俐 | 伶俐:灵活。形容小孩子头脑灵活;记忆力和理解力强。 |
骂骂咧咧 | 指在说话中夹杂着骂人的话 |
欲速则不达 | 速:快;达:达到。指过于性急图快,反而不能达到目的。 |
一目十行 | 看书时同时可以看十行。形容看书非常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