括囊避咎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括囊:束紧口袋;咎:罪责,灾祸。为人谨慎小心,不轻易说话,避免灾祸。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杨赐传》:“不敢自同凡臣,括囊避咎。”
基础信息
拼音kuò náng bì jiù
注音ㄎㄨㄛˋ ㄋㄤˊ ㄅ一ˋ ㄐ一ㄡˋ
感情括囊避咎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为人谨慎。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闳意妙指(意思解释)
- 疾如旋踵(意思解释)
- 披肝沥胆(意思解释)
- 故家乔木(意思解释)
- 孤身只影(意思解释)
- 居重驭轻(意思解释)
-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意思解释)
- 鼻青脸肿(意思解释)
- 废书而叹(意思解释)
- 唯物主义(意思解释)
- 以弱制强(意思解释)
- 语不惊人(意思解释)
- 雨散风流(意思解释)
- 孝子贤孙(意思解释)
- 龙争虎斗(意思解释)
- 峨峨洋洋(意思解释)
- 风虎云龙(意思解释)
- 口坠天花(意思解释)
- 各行其是(意思解释)
- 横七竖八(意思解释)
- 起死回生(意思解释)
- 袅袅婷婷(意思解释)
- 认贼作父(意思解释)
- 当头棒喝(意思解释)
- 呼风唤雨(意思解释)
- 薪尽火灭(意思解释)
- 避俗趋新(意思解释)
- 逢人说项(意思解释)
- 走过场(意思解释)
- 反戈一击(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风流人物 | 风流:指英俊的;杰出的。通常指对一个时代有贡献、有影响的人物。旧指好色或轻浮放荡的人。 |
风言影语 | 捕风捉影的话语。 |
安内攘外 | 原就药的疗效而言。后多指安定内部,排除外患。 |
逆道乱常 | 指违背道德纲常。 |
引鬼上门 | 比喻招来坏人。 |
僧多粥少 | 和尚多,而供和尚喝的粥少。比喻物少人多,不够分配。 |
将计就计 | 利用对方的计策反过来向对方施计。 |
香销玉沉 | 香、玉:美女;销:通“消”,消失。比喻美丽的女子死亡。 |
名重一时 | 一时期内名声很大,受到广泛重视。亦作“名震一时”、“名得当时”、“名噪一时”、“名倾一时”。 |
夫唱妇随 | 唱:原为“倡”;即倡议;提出某种意见。丈夫说什么;妻子也跟着说什么。是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表现。形容夫妻和睦。 |
诈奸不及 | 犹言十分奸诈。 |
作贼心虚 | 虚:怕。指做了坏事怕人知道,心里老是不安。 |
生公说法 | 生公:晋末高僧竺道生,世称生公。竺道生解说佛法,能使顽石点头。比喻精通者亲自来讲解,必能透彻说理而使人感化。 |
比众不同 | 与大家相比,大不一样。 |
事与愿违 | 事实与愿望相反。指原来打算做的事没能做到。 |
之子于归 | 之子:这个女子;于归:到丈夫家中去。指女子出嫁 |
刻不容缓 | 刻:片刻;容:容许;缓:延缓;耽搁。一刻也不容许延缓。形容形势十分紧迫。 |
迭床架屋 | 床上搁床,屋上架屋。比喻重复、累赘。 |
聪明才智 | 聪明:耳聪目明。泛指人有高超的智慧和才能。 |
超然物外 | 超然:脱离;不介入;物:客观世界。超脱于世俗生活之外;意指对现实的一切都不感兴趣。也比喻置身事外。 |
牛骥同槽 | 见“牛骥同皁”。 |
胡支扯叶 | 见“胡枝扯叶”。 |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 比喻不要多管闲事。 |
惴惴不安 | 指担心害怕(惴惴:恐惧、担忧的样子)。 |
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 山阴道:在会稽城西南郊外,那里风景优美。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胜看。后用下句比喻来往的人多,应接不过来。 |
横拖倒扯 | 犹横拖倒拽。 |
末大必折 | 谓树木枝端粗大,必折其干。喻下属权重,危及上级。 |
腹心相照 | 腹心:内心;照:映照,见。以真心相见。比喻彼此很知心,达到心心相印的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