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士别三日,刮目相待 |
指别人已有进步,当另眼相看。 |
绳之以法 |
绳:准绳;引申为制裁;之:代词代犯法的人;以:用;拿;法:法律;法令。用法律作准绳;给予制裁。 |
同病相怜 |
比喻因有同样的遭遇或痛苦而互相同情。怜:怜惜。 |
狐死首丘 |
首丘:头向着狐穴所在的土丘。传说狐狸将死时,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不忘本。也比喻暮年思念故乡。 |
口快心直 |
有啥说啥;想啥说啥。形容人性情直爽;语言明快。 |
顿挫抑扬 |
形容诗文作品或音乐声响等高低起伏、停顿转折,和谐而有节奏。 |
谦受益,满招损 |
谦:谦逊,虚心;受:得到;益:好处;满:自满,骄傲;招:招惹;损:损害。自满会招致损失,谦虚可以得到好处。 |
可想而知 |
想:推想。可以通过推想而了解真相。 |
百无一是 |
是:对的;正确的。一点正确的地方也没有。 |
丑媳妇免不得见公姑 |
公姑:公婆。比喻害怕见人而不得不见人。 |
鸡胸龟背 |
凸胸驼背。 |
以毒攻毒 |
攻:治。用毒药治病毒。喻指用对方使用的厉害手段制服对方。 |
半夜三更 |
三更:旧时一夜分为五更;半夜子时为三更;即夜十一点至凌晨一点。 |
平心而论 |
论:说。指采取冷静客观的态度作公允的评论;不掺杂任何感情因素。 |
香火姻缘 |
香和灯火都用于供佛,因此佛教称彼此意志相投为“香火因缘”。《北史·陆法和传》:“法和是求佛之人,尚不希释梵天王坐处,岂规王位?但于空王佛所,与主上有香火因缘,且主上应有报至,故救援耳。” |
湖光山色 |
湖水风光;山峦秀色。形容山水景色之美。 |
知往鉴今 |
鉴:借鉴。了解过去作为今天的借鉴。 |
形影相随 |
像人或物体与其影子那样总是在一起。形容关系密切;永不分离。 |
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
山阴道:在会稽城西南郊外,那里风景优美。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胜看。后用下句比喻来往的人多,应接不过来。 |
诸如此类 |
许多像这种类型的。指与上述同类的。诸:一些;许多;如:像。 |
举足轻重 |
一挪动脚;就会影响两边的分量。原指一个实力强的人处于两方之间;只要稍微偏向一方;就会打破均势。比喻地位极其重要;足以左右全局。 |
改恶向善 |
指不再做恶,重新做好人。 |
息息相关 |
息:呼吸。呼吸也相互关连。形容非常密切。 |
经国之才 |
指治理国家的才干。 |
朝升暮合 |
零碎卖米。形容生活困难。 |
迷迷糊糊 |
使人混乱烦躁迷惑不清,使浑浊不清。 |
遥遥无期 |
遥遥:很远。指日期遥远得很。说不定要到何年何月。 |
天缘凑合 |
天缘:自然的机缘。旧时认为男女结成夫妻是天意所配合。也指事属巧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