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女娲补天 |
女娲:传说中上古女帝名。有说是伏羲的妹妹;有说是伏羲的妻子。相传共工氏祝融败;斗触不周天;天柱折;地维缺;女娲炼五色石补天。形容改造天地的雄伟气魄和大无畏的斗争精神。 |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高 |
让:推辞,拒绝。泰山不排除细小的土石,所以能那么高。比喻人度量大,能包容不同的事物。 |
安身之处 |
指得以立足容身的地方。 |
满天星斗 |
星斗:星的总称。布满天空的星星。比喻事情多而杂乱。后形容文章华美。 |
旁若无人 |
旁:旁边;若;好像。身边好像没有人。形容自视高大;态度傲慢。也形容态度自然、镇静自如的样子。 |
用智铺谋 |
运用智力,设谋略。亦作“用计铺谋”。 |
弦外之响 |
比喻言外之意。 |
香草美人 |
旧时诗文中用以象征忠君爱国的思想。 |
算无遗策 |
算:计划;遗策:失算。形容策划精密准确,从来没有失算。 |
不三不四 |
不像这也不像那。即不像样子;不伦不类。形容不正派或不像样子。 |
倒悬之危 |
倒悬:象人被倒挂着一样。比喻处境极端困难。 |
寿元无量 |
寿元:寿命;无量:没有限度。祝人长寿的颂辞。 |
土木形骸 |
形骸:指人的形体。形体象土木一样。比喻人的本来面目,不加修饰。 |
半吊子 |
肤浅的人。形容不通情理,说话随便,举止不沉稳的人。 |
离弦走板 |
比喻言行偏离公认的准则。 |
表里如一 |
表:外表;里:内心。外表和内心一个样。外表与内部一致。形容人的言论、行动和思想完全一致。 |
目眩心花 |
眩:眼花;花:模糊不清。眼花缭乱,心神迷乱。 |
赴汤蹈火 |
赴:去;走向;汤:开水;蹈:踩。投入沸水;踏上烈火。比喻奋不顾身;不避艰险。 |
秽德垢行 |
指自污浊其德行以避祸患。 |
匡谬正俗 |
纠正错误,矫正陋习。 |
道山学海 |
道、学:学问。学识比天高比海深。形容学识渊博。 |
羽旄之美 |
装饰着羽毛的旗子飘动的状观景象。 |
文治武功 |
政绩和战功。指治理国家和对外用兵都功绩显著。旧时多用为对帝王或重臣的赞誉之词。 |
分门别类 |
门:类;别:区别。根据事物的特征分类。 |
牵肠挂肚 |
牵扯感情的事情在心头缠绕。形容非常挂念;不放心。 |
会少离多 |
相会少,别离多。感慨人生聚散无常或别离之苦。 |
通时合变 |
同“通权达变”。 |
当头棒喝 |
当头:迎头;喝:大声喊叫。原是佛教用语。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用棒迎头一击;或大喝一声;以考验对方的领悟程度。现在泛指使人震动和醒悟的猛烈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