涣汗大号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①谓帝王号令,如人之汗,一出不复收。②谓帝王发布号令。
出处《易·涣》:“九五,涣汗其大号。”孔颖达疏:“人遇险厄惊怖而劳,则汗从体出,故以汗喻险厄也。九五处尊履正,在号令之中,能行号令以散险厄者也。”
例子先帝诛逆表忠,涣汗大号。清·钱谦益《故南京国子监祭酒石门许公合葬墓志铭》
基础信息
拼音huàn hàn dà hào
注音ㄏㄨㄢˋ ㄏㄢˋ ㄉㄚˋ ㄏㄠˋ
繁体涣汗大號
感情涣汗大号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近义词涣发大号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妄自尊大(意思解释)
- 势不可当(意思解释)
- 有两下子(意思解释)
- 颐指气使(意思解释)
- 鸥鸟不下(意思解释)
- 富贵骄人(意思解释)
- 如法炮制(意思解释)
- 广阔天地(意思解释)
- 半吊子(意思解释)
- 昂藏七尺(意思解释)
- 谠言直声(意思解释)
- 黑不溜秋(意思解释)
- 黄耳传书(意思解释)
- 各行其是(意思解释)
- 礼坏乐缺(意思解释)
- 如痴如醉(意思解释)
- 升官发财(意思解释)
- 绿林强盗(意思解释)
- 通时合变(意思解释)
- 凌云之志(意思解释)
- 壮心不已(意思解释)
- 束身受命(意思解释)
- 在此存照(意思解释)
- 骂骂咧咧(意思解释)
- 凤友鸾交(意思解释)
- 神经过敏(意思解释)
- 钜学鸿生(意思解释)
- 枭首示众(意思解释)
- 异军突起(意思解释)
- 不言而喻(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安适如常 | 平安舒适像正常情况一样。 |
| 旁若无人 | 旁:旁边;若;好像。身边好像没有人。形容自视高大;态度傲慢。也形容态度自然、镇静自如的样子。 |
| 妇人醇酒 | 谓沉湎于酒色。语本《史记·魏公子列传》:“秦数使反闲……公子(无忌)自知再以毁废,乃谢病不朝,与宾客为长夜饮,饮醇酒,多近妇女,日夜为乐者四岁,竟病酒卒。” |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忧虑在天下人之前,享受在天下人之后。比喻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
| 心灰意冷 | 灰心失望,意志消沉。 |
| 一塌糊涂 | 形容混乱或败坏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 |
| 逢人只说三分话 | 逢:遇见。指人与人互相欺瞒,不把实际情况或心里话说出来。 |
| 八荒之外 | 八面荒远的地方以外。形容极其旷远。 |
| 暮史朝经 | 经:指儒家经典。晚上读史书,早晨读经书。形容勤奋好学。 |
| 拂袖而去 | 拂袖:甩袖子;表示生气。一甩袖子就走了。形容因言语不合很生气。 |
| 蹑手蹑脚 | 蹑:放轻脚步。形容动作很轻;有时指走路时非常小心;或偷偷地跟随。 |
| 万马奔腾 | 像无数匹马奔跑跳跃。形容群众性的活动声势浩大或场面热烈。奔腾:跳跃着奔跑。 |
| 雄心壮志 | 伟大的理想;宏伟的志愿。 |
| 视死如归 | 把死看得好像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为了正义事业;不怕牺牲生命。 |
| 走南闯北 | 指走过南方北方不少地方。也泛指闯荡。 |
| 空话连篇 | 连篇:整篇。整篇都是空话,缺乏具体内容。 |
| 湖光山色 | 湖水风光;山峦秀色。形容山水景色之美。 |
| 凡夫俗子 | 泛指平庸的人。 |
| 身败名裂 | 地位丧失;名声败坏。现在也形容干了坏事;遭到彻底失败。 |
| 绵里藏针 | 绵絮里边藏着针。比喻外表温柔;内心尖刻厉害;也比喻柔中有刚。 |
| 不合时宜 | 时宜:当时的需要或时尚。不符合当时的形势或社会潮流。 |
| 匪夷所思 | 匪;即“非”;不是;夷:通“彝”;法度、常规;引申为寻常的;一般的。不是根据常理所想象出来的。形容人的思想、言谈、技艺、事情等离奇;超出寻常。 |
| 风风雨雨 | 刮风下雨,比喻重重阻难或议论纷纷。 |
| 雅俗共赏 | 雅俗:文雅和粗俗。旧时把文化高的人称“雅人”;把没文化的人称“俗人”;赏:欣赏。无论文化水平高低都能欣赏。形容艺术水平既高雅又通俗;能为各种人所接受。 |
| 举足轻重 | 一挪动脚;就会影响两边的分量。原指一个实力强的人处于两方之间;只要稍微偏向一方;就会打破均势。比喻地位极其重要;足以左右全局。 |
| 腾声飞实 | 传扬名声与功业。谓使名实俱得传扬。 |
| 怜香惜玉 | 怜、惜:爱护;爱怜;香、玉:比喻美女。比喻男子对美女的温存、怜爱。 |
| 争分夺秒 | 不放过一分一秒;形容对时间抓得很紧。也作“分秒必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