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蓼问疾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蓼:一种苦味水草。不顾辛苦,慰问疾病。旧时比喻君主安抚军民,跟百姓同甘共苦。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先主传》:“吾何忍弃去。”裴松之注引晋 习凿齿曰:“观其所以结物情者,岂徒投醪抚寒,含蓼问疾而已哉?”
基础信息
拼音hán liǎo wèn jí
注音ㄏㄢˊ ㄌ一ㄠˇ ㄨㄣˋ ㄐ一ˊ
繁体含蓼問疾
感情含蓼问疾是中性词。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指君主跟百姓同甘共苦。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刚正不阿(意思解释)
- 万众一心(意思解释)
-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意思解释)
- 不二法门(意思解释)
- 靡所底止(意思解释)
- 穷途潦倒(意思解释)
- 歇斯底里(意思解释)
- 患难与共(意思解释)
- 杨柳依依(意思解释)
- 口快心直(意思解释)
- 广阔天地(意思解释)
- 心直口快(意思解释)
- 玉卮无当(意思解释)
- 折臂三公(意思解释)
- 命与仇谋(意思解释)
- 鸿儒硕学(意思解释)
- 黑不溜秋(意思解释)
- 流里流气(意思解释)
- 交臂历指(意思解释)
- 意兴索然(意思解释)
- 各行其是(意思解释)
- 孜孜不倦(意思解释)
- 春寒料峭(意思解释)
- 风风雨雨(意思解释)
- 赤胆忠心(意思解释)
- 沉鱼落雁(意思解释)
- 无所用心(意思解释)
- 翼翼飞鸾(意思解释)
- 死胡同(意思解释)
- 云游天下(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说东道西 | 没有中心地随意说。 |
闻声相思 | 声:名声。指思慕、钦仰有声望的人。 |
回心转意 | 回、转:掉转、扭转;心、意:心思。重新考虑;改变原来的想法和态度。 |
个人主义 | 个人本身的利益应该高于一切的道德学说或原则,道德的自私自利。 |
进本退末 | 本:根本;末:枝节。指重视根本、主要的东西,抑制直接、次要的。 |
男女授受不亲 | 授:给予;受:接受;亲:亲自接触。封建礼教规定男女之间不能直接接触、言谈或授受物件,限制男女交往 |
奇才异能 | 奇:少见的;异:特别的。指特殊的才智和能力。 |
赶尽杀绝 | 驱除干净;彻底消灭。比喻残忍狠毒;不留余地。 |
学而时习之 | 学过的内容要经常复习它。 |
名重一时 | 一时期内名声很大,受到广泛重视。亦作“名震一时”、“名得当时”、“名噪一时”、“名倾一时”。 |
百无一是 | 是:对的;正确的。一点正确的地方也没有。 |
过而能改 | 有了错误就能改正。 |
风俗人情 | 指一地相沿而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 |
己溺己饥 | 亦作“己饥己溺”。语出《孟子·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后因以“己溺己饥”或“己饥己溺”谓视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因此解除他们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 |
发号施令 | 发、施:发布;下达;号:号令、命令。发布命令;下达指示;进行指挥。 |
鬼鬼祟祟 | 迷信的人指鬼怪;或指鬼怪害人。形容行为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 |
本末倒置 | 本:树根;比喻事物的根本;末:树梢;比喻事物的枝节;置:放置。形容把主要的和次要的;重要的和不重要的;本质的和非本质的弄颠倒了。 |
令人满意 | 指让人意愿得到满足。 |
将伯之呼 | 指求人帮助。 |
文治武功 | 政绩和战功。指治理国家和对外用兵都功绩显著。旧时多用为对帝王或重臣的赞誉之词。 |
舞刀跃马 | 挥舞刀枪,纵跃战马。比喻奋勇作战。 |
分工合作 | 众人各司其责,共同从事工作。 |
贤母良妻 | 见“贤妻良母”。 |
古往今来 | 从古代到现在。泛指很长一段时间。 |
孜孜不倦 | 勤奋努力;不知疲倦(孜孜:勤勉的样子)。 |
起死回生 | 把快要死的人救活。形容医术高明。也指将没有多少希望的事情挽救回来。 |
前仆后继 | 仆:倒下;继:跟上。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紧跟上去。形容斗争的英勇壮烈。 |
今古奇观 | 奇观:奇异的景象。指古今奇怪而少见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