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蛇两头的成语故事


一蛇两头

拼音yī shé liǎng tóu

基本解释比喻阴险凶恶的人。

出处唐·韩愈《永贞行》诗:“一蛇两头见未曾,怪鸟鸣唤令人憎。”


暂未找到成语一蛇两头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一蛇两头)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目光短浅 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第一章:“这位精明的庄稼人思前想后,竟得出了一个目光短浅的结论。”
论黄数白 明·丘濬《投笔记·投笔空回》:“笑弩骀言不逊,论黄数白不堪听。”
恶衣恶食 先秦 孔子《论语 里仁》:“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德容言功 语出《礼记·昏义》。见“德言容功”。
土木形骸 《晋书 嵇康传》:“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
进道若退 《老子》:“明道若昧,进道若退。”
海底捞月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7卷:“先前的两个轿夫,却又不知姓名住址,有影无踪,海中捞月,眼见得一个夫人送在别处去了。”
鱼死网破 《杜鹃山》第五场:“他就是张网捕鱼,我也拼他个鱼死网破。”
百步穿杨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周本纪》:“楚有养由基者,善射者也。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而百中之。左右观者数千人,皆曰善射。”
钿合金钗 唐 白居易《长恨歌》:“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