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身就缚的成语故事


束身就缚

拼音shù shēn jiù fù

基本解释束:捆。束身:自缚。缚:捆绑。比喻不加抵抗,甘愿被人擒捉。

出处《晋书·段灼传》:“艾被诏书,即遣强兵,束身就缚,不敢顾望。”


暂未找到成语束身就缚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束身就缚)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训练有素 清 赵翼《廿二史札记》:“兵尚书张鏊请以列显为指挥佥事,专训练。显亦为当时名将,所至有功,故知训练有素。”
冷若冰霜 清 刘鄂《老残游记续集》第二回:“笑起来一双眼又秀又媚,却是不笑起来又冷若冰霜。”
目光短浅 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第一章:“这位精明的庄稼人思前想后,竟得出了一个目光短浅的结论。”
匡乱反正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太史公自序》:“仲尼悼礼废乐崩,追修经术,以达王道,匡乱世反之于正。”
防患于未然 《周易 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乐府诗集 君子行》:“君子防未然。”
劳民伤财 《元史 李元礼传》:“而又劳民伤财,以奉土木。”
杀鸡取卵 希腊《伊索语言 生金蛋的鸡》:一个蠢人想杀了鸡从鸡肚子里取出金块,从而一下子发大财,结果却一无所得
没里没外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56回:“若一味只管没里没外,不与大人争光,凭他生的怎样,也是该打死的。”
目不忍见 《广东军务记》:“真为目不忍见。”
土木形骸 《晋书 嵇康传》:“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