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逸恶劳的成语故事


好逸恶劳

拼音hào yì wù láo

基本解释好:喜爱;逸:安闲;恶:讨厌;憎恨。贪图安逸;厌恶劳动。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郭玉传》:“其为疗也,有四难焉:自用意而不任臣,一难也;将身不谨,二难也;骨节不强,不能使药,三难也;好逸恶劳,四难也。”


好逸恶劳的典故

东汉时期,太医郭玉医术很高明,经常手到病除,他为人仁义厚道,为穷苦百姓治病尽心尽力,药到病除,为达官贵人治病经常不见效。汉和帝问他为什么会这样?郭玉回答达官贵人自做主张,态度不谦和,好逸恶劳,不愿配合治疗。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好逸恶劳)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金戈铁马 《新五代史 李袭吉传》:“金戈铁马,蹂践于明时。”
无妄之灾 《周易 无妄》:“六三,无妄之灾。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灾。”
逸游自恣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梁冀传》:“少为贵戚,逸游自恣。”
算无遗策 《晋书 桓玄传》:“自谓经略指授,算无遗策。”
哀而不伤 先秦 孔子《论语 八佾》:“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必由之路 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上》:“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宋 朱熹注:“义者行事之宜,谓认路,则可以见其为出入往来必由之路,而不可须臾舍矣。”
沤沫槿艳 《太平广记》第351卷:“某非猎食者,哀君情切,因来奉救。沤沫槿艳,不必多怀。”
万里长城 《南史·檀道济传》:“道济见收,愤怒气盛,目光如炬,俄尔间引饮一斛,乃脱帻投地,曰:‘乃坏汝万里长城!’”
火烛银花 宋 朱淑真《元夜》诗之三:“火烛银花触目红,揭天鼓吹闹东风。”
倦鸟知还 晋·陶潜《归去来辞》:“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