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相残杀的成语故事


自相残杀

拼音zì xiāng cán shā

基本解释自己人互相杀害。残:伤害。

出处《晋书 石季龙载记下》:“季龙十三子,五人为冉闵所杀,八人自相残杀。”


暂未找到成语自相残杀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自相残杀)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整整齐齐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打扮得整整齐齐,则等做女婿。”
浪迹江湖 宋 张君房《云笈七签》第113卷:“某不能甘于寒苦,且浪迹江湖。”
坚强不屈 荀况《荀子 法行》:“坚刚而不屈,义也。”
杀手锏 艾煊《大江风雷》第四部:“他认为这是最后最厉害的杀手锏,这两句话抛出去,可以使杨大新理屈词穷,哑口无言。”
富贵不淫,威武不屈 清·方亨咸《邵村杂记·武风子传》:“其有道者欤?不然,何富贵不淫,威武不屈耶?”
炙手可热 唐 杜甫《丽人行》:“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杜绝言路 《后汉书·袁绍传》:“操欲迷夺时明,杜绝言路。”
劳民伤财 《元史 李元礼传》:“而又劳民伤财,以奉土木。”
来踪去迹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6卷:“陆婆向来也晓得儿子些来踪去迹,今番杀人一事,定有干涉,只是不敢问他,却也怀着鬼胎。”
临危受命 三国 蜀 诸葛亮《前出师表》:“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