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处之徒的成语故事


穴处之徒

拼音xué chǔ zhī tú

基本解释穴:洞;处:居。居住在洞穴中的人。比喻孤陋寡闻、见识浅薄的人。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魏嚣传》:“而王之将吏,群居穴处之徒。”


暂未找到成语穴处之徒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穴处之徒)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纸老虎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94回:“犹之世俗所称纸老虎,望之若真,未尝不可欺人于一时,决不能持于久远。”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元·许名奎《忍经》:“尧夫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杀鸡取卵 希腊《伊索语言 生金蛋的鸡》:一个蠢人想杀了鸡从鸡肚子里取出金块,从而一下子发大财,结果却一无所得
视微知着
谦受益,满招损 明·沈采《千金记·延访》:“谦受益,满招损。”
时易世变 晋 鲁褒《钱神论》:“当今之急,何用清谈?时易世变,古今异俗。”
牝鸡司晨 《尚书 牧誓》:“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
学而不厌 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过而能改 《左传·宣公二年》:“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一寸光阴一寸金 唐 王贞白《白鹿洞》:“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