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谗磨骨的成语故事


积谗磨骨

拼音jī chán mó gǔ

基本解释指不断的毁谤能使人毁灭。同“积毁销骨”。

出处《文选 江淹〈诣建平王上书〉》:“下官闻积毁销金,积谗磨骨,远则直生取疑于盗金,近则伯鱼被名于不义。”吕向注:“言毁谗之深,能销磨金石之坚。”《梁书 江淹传》引作“积谗糜骨”。


暂未找到成语积谗磨骨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积谗磨骨)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攀龙附凤 东汉 班固《汉书 叙传下》:“颍阴商贩,曲周庸夫,攀龙附凤,并乘天衢。”
经文纬武 唐 许敬宗《定宗庙乐议》:“虽复圣迹神功,不可得而窥测,经文纬武,敢有寄于名言。”
价值连城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刻骨铭心 唐 李白《上安州李长史书》:“深荷王公之德,铭刻心骨。”
天涯海角 唐 吕岩《绝句》:“天涯海角人求我,行到天涯不见人。”
扬幡擂鼓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8回:“如今是扬幡擂鼓,弄至大家都知道了,都看见了。”
惊心动魄 南朝 梁 钟嵘《诗品》上卷:“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抛砖引玉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时有一僧便出,礼拜,师曰:‘比来抛砖引玉,却引得个坠子。’”
色中饿鬼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5回:“一个字便是僧,两个字是和尚,三个字鬼乐官,四字色中饿鬼。”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