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耕水耨的成语故事


火耕水耨

拼音huǒ gēng shuǐ nòu

基本解释耨:除草。古代一种原始耕种方式。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平准书》:“江南火耕水耨,令饥民得流就食江淮间。”


暂未找到成语火耕水耨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火耕水耨)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改俗迁风 《梁书·何胤传》:“兼以世道浇暮,争诈繁起,改俗迁风,良有未易。”
披肝沥胆 唐 刘贲《应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策》:“或有以系危之机,兆存亡之变者,臣清披肝沥胆,为陛下别白而重言之。”
结党营私 宋 朱熹《朱文公文集 戊申封事》:“宰相植党营私,孤负任使。”
惜指失掌 《南史 阮佃夫传》:“佃夫拂衣出户,曰:‘惜指失掌邪?’”
下临无地 唐·王勃《滕王阁序》:“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行不顾言 战国·邹·孟轲《孟子·尽心下》:“言不顾行,行不顾言,则曰:古之人,古之人。”
目不斜视 清 李汝珍《镜花缘》:“都是目不斜视,俯首而行。”
户告人晓 西汉 刘向《列女传 梁节姑姊》:“梁国岂可户告人晓也?被不义之名,何面目以见兄弟国人哉!”
珠玉之论 《书言故事·谈论类》:“不聆珠玉之论。”
分门别类 明 朱国祯《涌幢小品 志录集》:“《夷坚卷》原四百二十卷,今行者五十一卷。益病其烦芜芟之,分门别类,非全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