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亡安危的成语故事


存亡安危

拼音cún wáng ān wēi

基本解释使将要灭亡的保存下来,使极其危险的安定下来。形容在关键时刻起了决定作用。

出处《荀子·王制》:“功名之所就,存亡安危之所堕,必将于愉殷赤心之所。”


暂未找到成语存亡安危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存亡安危)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度外之人 《三国志·魏志·杨阜传》:“曹公有雄才远略,决机无疑,法一而兵精,能用度外之人,所任各尽其力,必能济大事者也。”
日月合壁 《汉书·律历志上》:“日月如合壁,五星如连珠。”
谨小慎微 汉 刘安《淮南子 人间训》:“圣人敬小慎微,动不失时。”
假公济私 元 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一折:“他假公济私,我怎肯和他干罢了也呵!”
势力之交 东汉·班固《汉书·张耳陈余传赞》:“势力之交,古人羞之。”
南辕北辙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魏策》:“以广地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
打肿脸充胖子 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第十章:“打肿脸充胖子,你还知道羞耻不?”
饥肠辘辘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西湖主》:“而枵肠辘辘,饥不可堪。”
平淡无奇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9回:“听起安老爷这几句话,说得也平淡无奇。”
慌里慌张 老舍《假若我有那么一箱子画》:“因为伯龙就是那么个一天到晚慌里慌张的人,这个脚朝天的图章正好印上了他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