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甘共苦的成语故事

拼音tóng gān gòng kǔ
基本解释共同享受幸福;共同承担苦难。比喻同欢乐;共患难。甘:甜;苦:苦难。
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燕策一》:“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其甘苦。”
同甘共苦的典故
战国时,燕国太子姬平继承了王位,史称燕昭王。怎么治理,才能富民强国,燕昭王真感到束手无策。一天,他听说郭隗善出点子,很有计谋。于是赶紧派人去把郭魄请来,对他说:“你能否替我找到一个有本领的人,帮我强国复仇?”郭魄说:“只要你广泛选拔有本领的人,并且要亲自去访问他,那么,天下有本领的人就都会投奔到燕国来。”“那么我去访问哪一个才好呢?”郭隗回答说:“先重用我这个本领平平的人吧!天下本领高强的人看到我这样的人都被您重用,那么,他们肯定会不顾路途遥远,前来投奔您的。”燕昭王立刻尊郭隗为老师,并替他造了一幢华丽住宅。消息一传开,乐毅、邹衍、剧辛等有才能的人,纷纷从魏、齐、赵等国来到燕国,为燕昭王效力。燕昭王很高兴,都委以重任,开关备至;无论谁家有婚丧娶等事,他都亲自过问。就这样,他与百姓同事安乐,共度苦难二十八年,终于把燕国治理得国富民强,受到举国上下的一致拥戴。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同甘共苦)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随行就市 | |
苦尽甘来 | 元 关汉卿《蝴蝶梦》第四折:“受彻了牢狱灾,今日个苦尽甘来。” |
无妄之灾 | 《周易 无妄》:“六三,无妄之灾。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灾。” |
色飞眉舞 | 清·杨复吉《梦阑琐笔·蔡涛》:“蔡曰:‘步月山坞,忽闻清音,令人色飞眉舞。’” |
自己人 | 钱钟书《围城》:“自己人之间,什么臭架子、坏脾气都行;笑容愈亲密,礼貌愈周到,彼此的猜忌或怨恨愈深。” |
想望丰采 | 《明史·冯琦传》:“数陈谠论,中外想望丰采,帝亦深眷倚。” |
惜指失掌 | 《南史 阮佃夫传》:“佃夫拂衣出户,曰:‘惜指失掌邪?’” |
和风细雨 | 南朝 陈 张正见《陪衡阳游耆阇诗》:“清风吹麦垄,细雨濯梅林。” |
饿虎吞羊 | 《清平山堂话本 五戒禅师私红莲记》:“一个初侵女色,由如饿虎吞羊。” |
反治其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