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得无厌的成语故事


贪得无厌

拼音tān dé wú yàn

基本解释贪:求多;得:获取;厌:满足。追求财物没有满足的时候。

出处《四游记 三至岳阳飞度》:“洞宾叹曰:‘人心贪得无厌,一至于此!’”


贪得无厌的典故

春秋末期,周朝的统治分崩离析,各诸侯纷纷独立,割据一方。晋国是其中实力较强的一个诸侯国。晋国有赵襄子、魏桓子、韩康子、范氏、智伯、中行氏六个上卿。其中,智伯野心勃勃,千方百计地想扩展自己的势力范围。他先联合韩、赵、魏三家攻打中行氏,强占了中行氏的土地。过了几年,他又强迫韩康子割让了一块有一万户人家的封地。接着,他又威逼魏桓子。魏桓子迫不得已,也只好割地求和。获得这三位上卿的土地后,智伯得意忘形,以为天下所有人都害怕自己,便又要求赵襄子割让蔡和皋狼这两个地方。赵襄子坚决不肯答应。智伯恼羞成怒,胁迫韩康子和魏桓子一同讨伐赵襄子,双方在晋阳对峙了三年。赵襄子采纳谋士张孟谈的计策,说服韩康子和魏桓子与自己联合起来,乘夜出兵偷袭智伯,将他杀死。智伯因为十分贪心,永远得不到满足,终于落了个亡命的下场。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贪得无厌)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音信杳无 明·吾邱瑞《运甓记·剪发延宾》:“盼前程音信杳无。”
坐薪悬胆 《金史 术虎筠寿传》:“中都食尽,远弃庙社,陛下当坐薪悬胆之日,奈何以球鞠细物动摇民间。”
支支吾吾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五回:“我既这等苦苦相问,你自然就该侃侃而谈,怎么问了半日,你一味的吞吞吐吐,支支吾吾?”
彬彬有礼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83回:“唤出他两个儿子,兄先弟后,彬彬有礼。”
刻骨铭心 唐 李白《上安州李长史书》:“深荷王公之德,铭刻心骨。”
八荒之外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仲尼》:“虽远在八荒之外,近在眉睫之内,来干我者,我必知之。”
材轻德薄 宋 朱熹《论臧否所部守臣状》:“熹委是材轻德薄,不足取信,岂复更敢臧否人物。”
仁义道德 唐·韩愈《原道》:“后之人,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孰从而听之。”
分路扬镳 北齐 魏收《魏书 拓跋志传》:“洛阳我之丰沛,自应分路扬镳。自今以后,可分路而行。”
心旷神怡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