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得其反的成语故事

拼音shì dé qí fǎn
基本解释恰恰得到相反的结果。形容结果正好与希望相反。
出处清 魏源《筹海篇 议守上》:“今议防堵者,莫不曰:‘御诸内河不若御诸海口,御诸海口不若御诸外洋。’不知此适得其反也。”
适得其反的典故
春秋末年,晋国卿士赵鞅是一个不肯荼毒生灵的慈善家,每逢新年,他将百姓进献给他的斑鸠放生,然后重赏献斑鸠的人。有人说他这样做使更多的斑鸠遭到捕杀,劳民伤财。赵简子认为此话很有道理,下令禁止捕捉斑鸠与放生了。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适得其反)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长嘘短气 | |
肝髓流野 | 《旧唐书·萧瑀传》:“上奔播六年,中原之人,与贼肝髓流野,得复宗庙,遗老残民闻舆马音,流涕相欢。” |
空穴来风 | 战国 楚 宋玉《风赋》:“臣闻于师:‘枳句来巢,空穴来风。’” |
陌路相逢 | 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八回:“我与你家小姐陌路相逢,欲言恩,恩深难言;欲言情,又无情可言。” |
恶衣恶食 | 先秦 孔子《论语 里仁》:“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
绰有余裕 |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下》:“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则吾进退岂不绰绰然有余裕哉?” |
谦受益,满招损 | 明·沈采《千金记·延访》:“谦受益,满招损。” |
肝胆过人 | |
以身试法 | 东汉 班固《汉书 王尊传》:“明慎所职,毋以身试法。” |
出头露面 | 明 施耐庵《水浒传》:“孙二娘从小出头露面,况是过来人,惯家儿,也不害什么羞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