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矜惩创的成语故事


哀矜惩创

拼音āi jīn chéng chuàng

基本解释哀矜:怜悯。怜悯又惩罚。

出处宋 苏轼《刑赏忠孝之至论》:“有一不善,从而罚之,又从而哀矜惩创之。”


暂未找到成语哀矜惩创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哀矜惩创)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食不充口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5卷:“真是衣不遮身,食不充口,吃了早起的,无那晚夕的。”
严刑峻法 东汉 班固《汉书 丙吉传》:“后遭条狱之诏,吉扞拒大难,不避严刑峻法。”
杨柳依依
拭目以待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朝廷旧臣,山林隐士,无不拭目以待。”
流离转徙 清 戴名世《周烈妇传》:“与其妇翁皆贱业,两人流离转徙者久之。”
饮水思源 北周 庾信《征调曲》:“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
没里没外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56回:“若一味只管没里没外,不与大人争光,凭他生的怎样,也是该打死的。”
下临无地 唐·王勃《滕王阁序》:“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时至运来 南朝 宋 颜延之《大筮箴》:“时至运来,当在三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