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风慕义的成语故事


乡风慕义

拼音xiàng fēng mù yì

基本解释乡:通“向”。指向往其教化,仰慕其礼仪。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司马相如列传》:“延颈举踵,媀媀然,皆乡风慕义,欲为臣妾,道里辽远,山川阻深,不能自致。”


暂未找到成语乡风慕义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乡风慕义)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音信杳无 明·吾邱瑞《运甓记·剪发延宾》:“盼前程音信杳无。”
箪瓢屡空 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绰有余裕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下》:“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则吾进退岂不绰绰然有余裕哉?”
山雨欲来风满楼 唐 许浑《咸阳城东楼》诗:“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举善荐贤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二十回:“举善荐贤,乃美事也;卿何荐人于朝,即自焚其奏稿,不令人知耶?”
遁入空门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看破的,遁入空门,我听见,并不惊异。”
危急关头 王朔《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我对她也很好,一方面是感激她在危急关头毫不犹豫地站在我一边。”
见危致命 春秋·鲁·孔丘《论语·子罕》:“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
目不斜视 清 李汝珍《镜花缘》:“都是目不斜视,俯首而行。”
气吞牛斗 明 胡文焕《群音类选〈蟠桃记 诞孙相庆〉》:“看兰孙,气吞牛斗,知不是等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