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遮天的成语故事


一手遮天

拼音yì shǒu zhē tiān

基本解释一只手把天遮住。形容依仗权势;玩弄手段;蒙蔽群众。

出处唐 曹邺《读李斯传》诗:“难将一人手,掩得天下目。”


一手遮天的典故

李斯原是楚国上蔡人,后来到了秦国,劝说秦王,用金钱收买六国的诸侯大臣,收买不了的,就派人刺杀;离间六国的关系,然后派兵攻打。二十多年后,秦王统一了天下。李斯又上书说:“天下会大乱,是因为有各种学说流派,人听進去了,心里就会想别的。现在天下统一了,请制订完备的法令,请将诸子百家的书全部毁掉,天下就太平了。”秦始皇照办了。

晚唐诗人曹邺说:“用欺骗挑拨来获取国家利益是不对的,用法律来限制人民的思想是自取灭亡。一个人的手要掩住天下人的眼睛,这怎么可能呢!(难将一人手,掩得天下目。)”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一手遮天)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一轨同风 《晋书 苻坚载记上》:“一轨九州,同风天下。”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雪兆丰年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回:“古人云:‘雪兆丰年’。”
喟然长叹 《论语·子罕》:“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无时无刻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自是行忘止,食忘餐,却像掉了一件东西的,无时无刻不在心上。”
休戚是同 《晋书·王导传》:“吾与元规休戚是同,悠悠之谈,宜绝智者之口。”
材雄德茂 唐 韩愈《送汴州监军俱文珍序》:“其监统中贵,必材雄德茂,荣耀宠光,能俯达人情,仰喻天意者,然后为之。”
立竿见影 宋 朱熹《参同契考异》中篇:“立竿见影,呼谷传响,岂不灵哉!”
身败名裂 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23回:“看来许多举人、进士做了官,往往因为几十两银子的贿弄,身败名裂。”
起死回生 《太平广记 太玄女》引《女仙传》语:“行三十六术甚效,起死回生,救人无数。”